一、长三角地区异地就医政策最新消息
2019年长三角地区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工作推进会18日在上海举行。
会上,长三角门诊结算新试点统筹区结算通道正式开通。在2018年9月首批开通长三角地区8个试点统筹区的基础上,新增江苏省南京市、泰州市、连云港市、常州市,浙江省杭州市、温州市、湖州市、舟山市,安徽省六安市等9个新试点统筹区。至此,长三角地区已有17个试点统筹区实现了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
2018年9月起,三省一市医保部门将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异地转诊人员等四类人员优先纳入试点范围,并按照国家要求,重点结合外出农民工和外来就业创业人员两类人员工作特点和就医需求,优化备案及转诊服务,精简备案及转诊手续,扩充备案及转诊渠道。
二、异地就医报销范围
1、备案:在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备案;
2、选定点:选择跨省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3、持卡就医:一定要带上全国统一标准的社会保障卡就医。
三、异地报销比例
异地实时结算的患者,医保卡关联至国家结算平台。报销的三大目录库是遵循北京医保的三大目录库,但是报销比例是按照当地的政策执行。
具体的流程是:在我院结算费用时,我们将患者的费用上传至国家的医保结算中心,按照结算系统平台中做好的比例自动分割出来的费用,因此不存在有报销比例低的情况。但是中间存在有两点问题:
a.北京医保的三大目录库和异地的医保目录存在有差异,当地可能能报销,北京医保不予报销;
b.有些地方的政策规定,在当地就医时报销比例高(如80%,70%等)在异地就医时报销比例低(30%,40%等)。因此,在异地实时结算的患者,医保办遵从患者家属本人意愿是否在我院进行异地实时结算。
全文707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