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行政法最基本原则是要求行政机关必须遵循“先取证,后裁决”原则,一般情况下,法官通过行政机关的案卷进行书面审查就可以全面了解案情,并作出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裁判,毋需进行言词审理。一、构建取证,省高院可按区域(一般以2至3个地级市为宜)设立行政上诉法庭,受理所有简易行政上诉案件。二审上诉的简易案件审理期限为15日,并原则上采取书面审理。
(三)关于诉讼构造模式的问题
为平衡两者的诉讼地位和力量,诉讼结构应以职权主义为主、当事人主义为辅,在庭审阶段,应采取强式当事人主义、弱式职权主义的构造模式。为充分调动诉讼当事人的积极性,营造诉讼当事人双方有一个对案件事实和证据发表陈述意见和答辨的场所,以体现“两造对抗”原则,故应采用强式当事人主义。当然,独任行政法官在必要时,可采取一定职权主义,以引导庭审的顺利进行。
(四)逐步确立书面审查制度
我国司法审查制度可借鉴欧陆国家的做法,逐步采用“案卷主义”,以体现简易程序的及时性、效率性,减少当事人的诉累和负担。
(五)改革简易程序收费制度
在适用简易程序时,其所征收的诉讼费用应当比普通诉讼程序所收取的费用少。这样既符合费用收取相当性原则,又可以鼓励更多的行政相对人选择适用简易程序决行,从而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扩大简易程序的解纷功能。
全文539个字,阅读预计需要2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