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不再甘于壳资源地位,正在谋求转型,打造私人财富管理体系,建立自己的销售团队和产品系列,这对私募产品发行可能是个喜讯。
信托主动拜访私募
证券时报记者从信托与私募方面获得的信息显示,部分重点发展私募相关业务的信托公司近来加大了助力私募发行的动作,广州、上海等地的不少大私募频繁受到信托公司人士的登门拜访。拜访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与一些知名私募合作,利用信托已初步构建的自有渠道发行私募产品。
据了解,目前一些信托接触的私募包括从容、重阳、瑞天投资等知名私募公司,北京一些大私募近期也有信托公司的拜访,信托公司提出合作的范围较广,包括定向增发产品、结构化产品、非结构化产品以及有限合伙等形式。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信托拟重用自有渠道协助私募产品募集。一位正在北京拜访私募的信托人士表示,目前信托更愿意与知名的大私募合作,因为这些私募产品安全边际相对较高,对信托自有渠道发展比较有利。
据了解,信托公司频繁拜访寻求合作的同时,部分已合作项目也风生水起。深圳一位信托业务经理介绍,部分信托公司的私人财富管理团队除固定收益类产品外,已经开始加大对私募产品销售的力度。北京一家信托公司也出现同样的趋势,信托自有渠道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
私募获高效渠道
信托公司转型过程中重视阳光私募相关业务的发展,强调在私募产品发行方面的作用,这对信托和阳光私募都具有积极意义。对私募来说,多了一个募集渠道,而且募集的效率比较高,募集周期也短一些;对信托公司而言,不仅可以提高利润率摆脱壳资源身份,也可以深化在高端理财市场的行业地位。
据了解,部分信托私人财富体系已在助力私募发行上小试牛刀。深圳一位私募人士介绍,他近期发行的1只私募通过信托公司私人财富体系募集的资金有2000万左右,这已经与一般的第三方研究机构的募集实力相仿,而募集完成时间约一周。
据深圳一位信托业务经理介绍,信托公司对单只私募产品募集的能力在1个亿左右,收费与银行相差不大,但效率更高;同时,多数私人财富管理体系的人员主要来自各大金融机构,业务相当熟练,且信托公司募集机制相对灵活,效率也较高,这都对私募颇有吸引力。
不过,私募人士认为信托的这一转型是否对长期有利私募还待观察,他分析说,目前信托公司实际的渠道销售能力和动力还不清晰,信托自有渠道对私募发行的影响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渠道积累建设情况,二是对于阳光私募相关业务的倾斜程度,三是信托公司本身的平台优势。简单来说,就是信托募集能力与动力是否十足,决定其对私募的吸引力。
全文1.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