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所需支付的费用并非依据统一的法律法规所确定的固定金额,而是受到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身家财产状况、所涉案件的严重程度等多个方面的综合影响。其具体金额需根据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在处理相关事宜时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决定。
![](//att.110ask.com/tutuku/999/999999/384ry9e2zaiwj.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800)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对取保候审的具体收费标准做出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取保候审的决定机关应当综合考虑保证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被取保候审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性质、情节,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被取保候审人的经济状况等情况,确定适当的保证金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