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通过协商解决土地租赁合同纠纷
因土地租赁合同引起的纠纷处理方式是:有约定的按约定;没有约定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基层组织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诉;当事人有签订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的,可以申请仲裁机构进行仲裁。当事人还可以不经过调解,直接起诉或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二、土地租赁合同的期限
土地租赁合同的期限由租赁双方当事人自行约定,但是最长租赁期限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同类用途土地出让最高年限。土地使用最高年限如下:
1.居住用地七十年;
2.工业用地五十年;
3.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五十年;
4.商业、旅游、娱乐用地四十年;
5.综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三、签订土地租赁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签订土地租赁合同需要注意主体资格的审查,审查产权证上记载的权利人与出租人是否一致。还要明确租赁期限,注明租赁期限起止日期和租赁年限。知晓相关土地信息,列明租赁土地的名称、位置、面积、运途等基本信息。约定清楚租金数额,支付时间和方式,以及违约责任条款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合同的订立 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n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n (二)标的;\n(三)数量;\n(四)质量;\n(五)价款或者报酬;\n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n (七)违约责任;\n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n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全文748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