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其中一方健在时,子女可以通过遗嘱继承或法定继承的方式继承他们的房产。房产继承的流程包括先到被继承人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注销户籍、办理死亡证明,再到区或市公证处办理继承权公证,最后到房产登记部门办理房屋过户登记。房产继承的条件包括继承应当在被继承人死亡后才能发生、继承遗产的人应当是被继承人的合法继承人、遗产应当是被继承人生前属于个人所有的财产。
如果父母其中一方仍然健在,子女可以通过遗嘱继承或法定继承的方式来继承他们的房产。子女在继承房产时首先分割出父母共同房产的一半作为健在父母的个人财产。剩余的一半房产和被继承人的个人财产一起作为被继承人的遗产由健在配偶,父母,孩子共同继承。但是被继承人生前留下遗嘱、遗赠将自己的遗产指定给他人继承的除外。
一、房产继承的流程如下:
1、继承人先到被继承人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注销户籍,办理死亡证明;
2、到区或市公证处办理继承权公证;
3、携带相关材料到房产登记部门办理房屋过户登记。
二、房产继承的条件如下:
1、继承应当在被继承人死亡后才能发生;
2、继承遗产的人应当是被继承人的合法继承人;
3、遗产应当是被继承人生前属于个人所有的财产。
总之,父母一方健在的,可以通过法定继承或遗嘱继承的方式继承房产。父母一方去世,一方健在的,应当先将父母共同所有的财产即房产的一半分出为健在一方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
房产继承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房产继承的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法定继承:在法定继承中,配偶、子女、父母是第一顺序继承人,享有继承权。兄弟姐妹和其他亲属是第二顺序继承人,不享有继承权。法定继承人之间互相继承,例如配偶继承了第一顺序继承人的遗产,第一顺序继承人中的子女又继承了第一顺序继承人的遗产。
2. 遗嘱继承:遗嘱继承是指被继承人通过遗嘱的方式,将遗产分配给特定的继承人或者遗嘱中指定的继承人。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如果有遗嘱,遗嘱继承人将优先继承遗产。
3. 遗赠:遗赠是指被继承人通过遗嘱的方式,将遗产赠与国家、社会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被继承人的一种法定继承方式。
4. 转继承:转继承是指被继承人的遗产被他人继承,而原继承人仍然享有继承权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原继承人可以要求转继承人返还部分或全部遗产。
5. 诉讼时效:对于不动产继承,继承人自继承开始之日起满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但是,不动产继承人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予以保护。
总之,房产继承涉及的法律规定较为复杂,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在办理房产继承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合法合规。
房产继承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父母离世后,房产如何继承?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父母一方健在的,可以通过法定继承或遗嘱继承的方式继承房产。法定继承中,配偶、子女、父母是第一顺序继承人,享有继承权。遗嘱继承中,遗嘱继承人将优先继承遗产。同时,被继承人也可以通过遗嘱的方式将遗产赠与国家、社会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被继承人。遗嘱继承和遗赠优先于法定继承。继承人自继承开始之日起满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在办理房产继承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合法合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全文1.5千字,阅读预计需要6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