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买卖小产权房屋需要签订哪些合同
需要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小产权房屋买卖合同一般包含以下内容:
1.买方与卖方的基本身份信息,包括姓名、住所等;
2.房屋的基本信息。包括面积、地理位置、单价等;
3.支付房款、过户等义务的履行期限;
4.双方的权利义务;
5.违约责任;
6.纠纷解决办法。
《民法典》
第五百九十五条
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第五百九十六条
买卖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标的物的名称、数量、质量、价款、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包装方式、检验标准和方法、结算方式、合同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等条款。
二、买小产权房子有什么风险
买小产权房子有如下风险:
1.法律风险。小产权房的流通转让存在很多的限制,因为小产权房只具备了普通商品房的使用性质,但不具备普通商品房的法律性质,其并不是商品房。所以,法律法规对商品房的相关规定和制度对小产权房是无效的,人民法院也不能适用商品房买卖的法律规定及司法解释处理涉及小产权房的案件,购房人的权益很难得到维护;
2.政策风险。购买在建小产权房的情况下,购房人与开发商签订合同并交付房款后,如果相关部门整顿小产权房的建设项目,可能就会导致部分项目停建甚至被强迫拆除。结果只能是购房人找开发商索要购房款,购房人就可能面临既无法取得房屋,又不能及时索回房款的尴尬境地;
3.房屋质量风险。小产权房屋的开发建设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加以约束,开发建设的监管同样存在缺位;
4.所有权风险。由于所购小产权房得不到法律的认可和保护,没有得到国家房地产主管部门的批准,无法办理合法的产权手续,购买后也不能合法转让过户,购房者也就无法取得房屋所有权。
三、小产权房屋买卖合同是否受法律认可
小产权房屋买卖合同如果是依法成立的,具有意思表示真实等要件,一般是有效的。
根据法律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买卖合同 第五百九十五条 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全文885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