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患有精神病敲诈会不会被判刑
涉及到精神疾病患者实施诈骗行为是否应被判处刑法的问题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由于精神病患者的辨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可能会受到疾病影响,因此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具有间歇性发作特征的精神疾病患者在神志清醒状态下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应当依法追究其相应的刑事责任;但是,若对尚未完全失去辨认与控制能力的精神疾患者实施诈骗行为,并且造成了不良后果,可依照法律规定适当减轻或从轻进行处罚;
然而,对于已发展至完全失去辨别和自控能力的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如果其在发病期间实施了诈骗行为且产生了危害性结果,则不会被判定为承担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患有精神病可起诉离婚吗
患有精神病的一方不能起诉离婚,其父母应当依照特别程序申请法院认定民事行为能力,然后根据认定结果,进一步确定是否可以由本人直接起诉或者是否需要变更监护人,以及由何人代理诉讼。
经法院特别程序认定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则可由当事人直接起诉离婚。由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并未完全丧失判断能力,是否离婚应由其自己决定。
经法院特别程序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父母可以依照特别程序要求变更监护关系,变更后的监护人可代理张某提起离婚诉讼。
因为依据法律规定,配偶是已婚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第一顺位监护人,如果不变更监护关系,会出现法庭上原告席与被告席是同一人的情况。
《民法典》第二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患有精神病敲诈会不会被判刑”,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二节 监护 第二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n (一)配偶;\n(二)父母、子女;\n (三)其他近亲属;\n(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全文1.2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