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类遗产分割分割协议如何办理
时间:2023-06-04 11:52:14 105人看过 来源:互联网

金某于2008年死亡,配偶是甲,有二个儿子乙、丙,二个儿子均系未成年人,父母丁、戊健在。现金某在一公司遗留有股份,该公司股东为金某和配偶甲二人,其中金某持股比例为65%、甲的持股比例为35%,此外,金某还遗留有汽车二辆。父母丁、戊均自愿放弃继承。现在甲要与二个儿子乙、丙签订分割协议,约定金某持有的股份归二个儿子,二辆汽车全部归甲。请问:

1、因甲是乙、丙的法定监护人,甲是否可以作为乙、丙的代理人与甲自己签订这份遗产分割协议?

2、如果甲不能作为乙、丙的代理人与甲自己签订这份遗产分割协议,那么该由谁作为乙、丙的代理人签订这份遗产分割协议?

3、如果在协议中由其他人代表乙、丙签订这份协议,该代表人担心如果这份协议对乙、丙不利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一、理论与法条分析:1、依《民法典》第九十九、一百条之规定,共有物分割有协议分割与裁判分割;在协议人能协商一致前提下自可自由协商分割,当然,协商分割的前提是各共有人均有意思表示能力;否则只能通过裁判分割。

2、依《民法典》、《民法典》、《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监护人对被监护人的财产负有管理与保护义务,监护人处理被监护人财产须为被监护人利益,国家机关、社会、家庭均有保护未成年人利益的义务,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由其法定监护人代理或取得其同意。

3、因此,从中国法体系上来看,采取的是“结果归责”的严格保护未成年人利益的原则,即:从法律条文的表述上来看,“须为未成年人利益”很难理解为一种监护人的心理动机,很大程度上会让人们理解为一种结果。如果财产处理的结果是不利于未成年人的,除非不可抗力或意志以外的因素,都很容易被认为是“因为结果损害了未成年人利益,所以当初作出处理决定不是为了未成年人利益”。此种立法不利于社会交易,亦已为学者批评。

二、实务处理:1、在本案,甲一人作为被监护人与共有人双重身份签约,该双重身份之间的意思表示之间无法理清,且民法理论普遍认为,除非未成年人纯获利益(例如监护人赠与财产),否则其监护人不能“自我缔约”,故不宜采取;如果直接由丁、戊签约,因甲之法定监护人存在,丁、戊无法直接作为监护人,该协议效力亦成疑问;

2,实践中有的省在《房屋登记办法》实施后要求对监护人处分未成年人房产的保证书进行公证,与本案不同:保证书是单方意思表示,以期取得获信于其他有监护资格人及登记机关的目的,及今后一旦监护人损害未成年人利益时作为“禁反言”之最有力证据;且公证处不对实体法律关系作出判断,该行为的效力(例如监护人凭保证书出卖未成年人房产)由交易的对方与房管部门或今后的法院判断,公证处风险较小。因此与本案“证明分割协议”法律意义与法律后果完全不同,不能简单照搬。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扩展阅读
  • 遗产分割
    遗产分割是指继承开始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继承人共同继承遗产时,依法律规定的分配原则或者遗嘱指定的数额的遗产所进行的分配。根据中国民法典的规定,分割遗产首先应当贯彻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由当事人协商处理。...
    更新时间:2024-01-11 09:45:15
查看遗产分割相关全部词条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遗产分割 最新知识
针对该类遗产分割分割协议如何办理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该类遗产分割分割协议如何办理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