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发现金是否存在偷税行为
企业发现金不存在偷税行为,不属于逃税行为。逃税是指公司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行为,即不能仅通过发放现金就判断逃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逃税罪、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企业偷税的行为有哪些
企业偷税的行为包括有:
1.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者注销登记。
2.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帐簿或者保管记帐凭证和有关资料。
3.未按照规定将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报送税务机关备查。
4.未按照规定将其全部银行帐号向税务机关报告。
5.未按照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或者损毁或者擅自改动税控装置。
6.不办理税务登记。
7.未按照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或者转借、涂改、损毁、买卖、伪造税务登记证件。
8.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
9.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
10.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
11.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
12.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
三、如何查企业是否偷税漏税
查企业是否偷税漏税具体方式如下:
1.进行虚假纳税申报行为是在故意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的。不进行纳税申报一般也是故意的行为,有时也存在过失的可能,对于确因疏忽而没有纳税申报,属于漏税,依法补缴即可,其行为不构成犯罪。
2.客观上存在下列行为:
(1)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
(2)不申报,是指不向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六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 第二百一十二条 犯本节第二百零一条至第二百零五条规定之罪,被判处罚金、没收财产的,在执行前,应当先由税务机关追缴税款和所骗取的出口退税款。
全文1.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