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包括协商解决,请求人民政府调解解决,申请仲裁和诉讼。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包括订立、变更土地承包合同产生的纠纷,土地承包流转发生的纠纷等。
一、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怎么解决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
1.通过协商解决;
2.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
3.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4.向人民法院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五条规定,
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村(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
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五十六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侵害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经营权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二、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有哪些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包括:
1.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发生纠纷的;
2.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流转发生的纠纷;
3.因收回、调整承包发生的纠纷;
4.因确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
5.因侵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三、如何防范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
防范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的方式包括:
1.切实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规范农村土地承包行为;
2.进一步加大与农村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引导农村干部群众依法签订土地承包合同;
3.对土地资源底数、承包办法等进行公开,有效发挥村民的民主监督作用;
4.加强对合同项目的登记、评估、发包等工作的管理,最大限度地维护集体权益;
5.各农经站要充分发挥在合同鉴证、备案、归档等方面的职责,促进农村承包合同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18修正):第四章 争议的解决和法律责任 第五十六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侵害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经营权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全文819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