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涉及袭警这一严重违法行径的刑事诉讼程序中,被拘留者最终被判刑与否,主要取决于案情的复杂程度与证据链条的严实性。
若案件性质明确,且有扎实的证据支撑,罪犯则较大概率会受到法律制裁。
众所周知,袭警具有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为此,我国刑法对此作出了严格规定,机关工作人员身着制服执行职务期间,若因遭受袭击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其他不良后果的,可依罪名成立而被处予有期徒刑三年以下、拘役或管制的处罚;
若其使用枪支,管制器具乃至驾驶机动车辆等工具进行暴力抵抗并严重威胁到他人生命财产安全时,将面临最高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严厉惩戒。
需要强调的是,一旦涉诉人因袭警遭判定罪行成立,即会附随性的被标记为案底记录。
何为案底记录?它实质上就是对某个人以往涉嫌违法甚至犯罪行为的历史记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妨害公务罪、袭警罪】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全文651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