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未能支付生命侵害所导致的赔偿金,这将构成一项民事纠纷问题,解决此类争议的方式可概括为如下几种途径:首先是协商解决。双方当事人在公平、自主、互信的前提条件下,以和平友好的态度进行沟通与交流,互相理解对方的立场,最终达成共识,从而妥善地解决纠纷。其次是调解解决。在受到相关组织(例如人民调解委员会)或中间人的协助之下,在公正、自愿、合法的原则指导下,厘清事件的是非曲直,明确各自的责任,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式,引导双方当事人自主达成协议,从而圆满地解决纠纷。再者是仲裁解决。当纠纷发生时,当事人可以依据纠纷之前或之后签订的仲裁协议或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向仲裁机构提交申请,由仲裁机构依照法律程序进行审理,做出裁决,并通过当事人自觉履行裁决或是由其中一方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以此来解决纠纷。最后是诉讼解决。即通过法律诉讼的方式来解决纠纷,具体来说就是纠纷当事人一方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作出判决或裁定,然后通过当事人自觉履行生效裁判或是由人民法院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从而达到解决纠纷的目的。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全文655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