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若有当事人欲进行法律诉讼,首先必须提交书面的起诉状,同时按照被告方人数的多寡提供相应数量的副本。如果被告方为自然人身份,则需明确标注出双方当事人的个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籍贯以及现居住地;而若是法人身份,则需要详细注明公司名称、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姓名。在起诉状的正文中,必须明确列出诉讼请求以及相关的事实与理由,结尾处需签署当事人的名字或者加盖公司公章。
其次,依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原告在向法院提起诉讼时,必须提供以下材料:首先,是原被告双方的主体资格材料,例如居民身份证、户口簿、护照等证件的复印件;如果当事人属于企业范畴,还需提交营业执照等相关材料的复印件。其次,也是最为关键的部分,即提供能够支撑和证实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例如,合同、协议等文件。
再次,在当事人完成了必要的手续并且提交齐全所有相关证据资料之后,立案庭通常会在七日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予以立案处理;反之,对于不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将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接下来,当事人应该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的七天之内,预先缴纳案件受理费以及其他诉讼费用。
在完成上述步骤之后,案件将会由法院进行排期开庭审理,当事人应当尊重法院的各项工作安排,积极参与庭审活动。
最后,我们在此提醒各位,向法院提起诉讼时,诉讼策略的选择、诉讼请求的设定、证据材料的组织整理以及代理意见的撰写,对于诉讼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当事人应当根据具体案件的实际情况,制定最为有利的诉讼策略,避免提出可能对自己不利的证据及主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全文736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