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货”搅浑朋友圈维权路受困“人情陷阱”
时间:2023-06-07 17:51:19 330人看过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主营世界各大奢侈品及高仿品代购普拉达仅需560元随着微信朋友圈日益流行,朋友圈中的奢侈品代购精品外贸尾单等各种高端洋气的广告开始刷屏,引得不少都市小白领蠢蠢欲动。

相较于一般的网上购物,社交商圈在朋友这两个字的映衬下更容易让人放松警惕。相当多的消费者很快发现代购不真、高仿不精等各种问题,然而却往往碍于朋友面子,只能自吞苦水,陷入维权困境。

朋友圈成吸金圈

在杭州工作的赵女士在一次聚会时认识了一位自称做高端代理的朋友,并互加微信。从此,赵女士一打开朋友圈,就会看到这位朋友所代理的高仿爱马仕皮包、有99%相似度的精仿手表等产品。她向这位朋友咨询几次之后,用友情价买下了1800多元的名牌包。然而收到货时赵女士就傻眼了。线头没有收好,皮质也极差,就像是地摊货。她说。可是卖给她包的毕竟也算是朋友,她不好意思追究,只当是哑巴吃黄连,自认倒霉。

有过赵女士类似遭遇的消费者不在少数,微信朋友圈逐渐开始出现社交商圈职能。记者在微信查找一栏输入奢侈品高仿等字眼后便搜出一长串公共及个人营销账号,推销的商品从皮包、服装、手表到红酒、眼镜一应俱全,主要的供货地点为广州。这些公共账号中多打着代购1:1精仿的旗号,让人真假难辨。

微信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微信的月活跃用户已经超过2.7亿,公众账号在15个月内增长到200多万个,并每天保持8000个的增长和过亿次的信息交互。而这些公众号中以营销为目的的公共平台,已经逐渐搭建起一个微信卖场。

卖场中活跃的除了个人账号,更多的是公众账号,他们还同时结合微博、论坛等进行网间联动,借此宣传产品和推广。也可以看到不少加入代理的微友通过晒自己月进斗金的言论来吸人,从而壮大销售队伍。

记者采访到一名资深代理,她说:朋友圈代理这一行谁都可以做,不需要什么成本,根据个人的能力和人脉关系,做代理每月收入从两千元到上万元不等,是上班族、闲暇族很不错的零花钱来源。通过自己的朋友一传十十传百,现在我的微信账号已经好友众多,非常值钱了。

一片零门槛处女地

记者了解到,在微信中建立一个公众平台仅需9个步骤,不用花一分钱,比在其他电商网站建立店铺要省钱省事。由于公众号每日发送数量有限,这些公众号就雇佣代理商,通过他们的朋友圈和人脉关系来进行私下的宣传。

一名微信名为喵喵123的高仿货代理商告诉记者,她所做的工作就是把产品放到空间相册里进行销售,其标价可由代理商制定。客人购买产品以后,代理商按照成本价汇款给公司,向公司提供客人信息,公司就可以代为发货,代理商只需要动动手指,每天发发朋友圈,与客户聊聊天,基本是零风险、零库存、零投入。

此外,还有消费者反映,微信朋友圈的经营属于个人行为,公众平台只验证建立者的身份,而不需要验证其经营资质,其出售的商品质量没有保证。支付的方式同样存疑,买家通常需要在收到货之前就支付部分或全部费用,也曾发生钱汇出去之后,微信号被拉黑再也联系不到卖家的情况。

与明码标假的仿货相比,代购产品的真假更是难辨。一般人们通过海外代购的小票、其他用户的评价及自己亲身试买来确定代购产品的真实性。而公共平台里不乏称自己身处国外有时差、职业是空乘、家人在国外的微友,从而证明自己可以拿到货。易观国际分析师王珺认为,代购一旦渗入个人层面,凭着对朋友的信任,上当受骗的人就更多了。

然而不仅买家可能被忽悠,代理商也有可能被忽悠。有代理商表示,很多代理商并没有亲眼见到过真实商品,只是作为一个中间人,用朋友圈搭起客户和厂商之前的桥梁。对厂商的信誉、产品的质量,消费者和代理商都无法通过有效的评价机制进行判断,基本属于盲选盲买盲投奔。

如何还朋友圈一片净土?

对于朋友圈逐渐变成社交商圈,不少微友不胜其烦。而且卖假货、做代购的是自己圈子里的朋友,在大大影响用户体验的同时,也影响了朋友之间的情谊,不少微友表示,自己受不了广告轰炸,只好把朋友拉黑。

腾讯公司在微信的服务协议中已明确指出,个人账号不得发送、传送、传播骚扰、广告信息及垃圾信息。而公众号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骚扰、垃圾广告或信息。对此,代理商们则发出声明:亲们在跟我微信咨询的时候不要出现支付宝、卡号、转账、银行、汇款等字眼,非要说,请语音,以免被封号。

记者通过腾讯客服了解到,目前微信主要采取机器过滤、内置安全机制和用户举报等相结合的方式来保障信息的合法性,根据不同情况给予用户相应的安全提醒。对于一些公众账号和个人营销行为,腾讯客服表示:不要相信。

面对这样一群不规矩的营销高手,王珺认为,朋友圈里精准营销效果的确比其他网站上泛泛的广告效果来得好。在技术层面上,社交平台对假货、过度营销的监管有很大难度,现在主要依赖群众举报,对其进行封号。最重要的还是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网络市场的监管和打击力度,这才是根治之道。王珺说。

在政策未出台之前,消费者如何维护自身权利?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经济法教师周黎明说:销售假货属于违法行为,消费者可以通过拨打工商局电话进行举报,如果损失金额较大可以起诉卖方。在微信交易过程中要注意保留聊天记录及银行转账凭证。由于微信交易存在风险,消费者最好选择有第三方支付保证的平台购物。当然消费者也需要根据自己的购买能力理性消费,不要一味追求大牌名牌,或者在虚荣心驱使下成为高仿货的拥趸。

全文2.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8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扩展阅读
  • 消费者
    消费者应当是公民为生活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如果消费的目的是用于生产,则不属于消费者范畴。 国家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体现在法律规范上,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经营者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偏重其义务规范,对消费者偏重...
    更新时间:2024-07-18 15:45:03
查看消费者相关全部词条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消费者 最新知识
针对“真假货”搅浑朋友圈维权路受困“人情陷阱”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真假货”搅浑朋友圈维权路受困“人情陷阱”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