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少年犯罪原因的理论
时间:2023-08-08 22:33:56 223人看过 来源:互联网

关于犯罪原因的探索有种种假说,如:C龙脖罗梭为代表的犯罪人类学说认为,犯罪是与生俱来的身体构造方面的特征(如头盖骨异常,前额扁平,颧骨特别突出等),必须会走上犯罪道路,(本身没有实际科学价值,但对犯罪者进行研究的方向却被继承了下来,形成了二十世纪以来以伦兹.克雷奇默尔为代表的犯罪)该学说还认为犯罪是行为人实施犯罪前所形成的性格,对外部刺激的反应,而性格的形成则是个人素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关于犯罪学研究的第三种学说是犯罪心理学说,其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S弗洛伊德,他认为人的个性或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形成的。本我是与生倶来的,是潜意识的结构部分,由先天的本能、基本欲望所组成,是同肉体紧密联系。自我处在本我和超我之间,它和本我不同,是根据外部世界的需要来活动的,超我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倾向于抑制本能活动,本能和欲望强烈地冲动着,希望能很快地得到满足,急切地寻求出路,而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自我,可以认为,当自我要求获得本能的满足,而又不能按照超我所要求的,能为人们所接受的方式实现时,一任自我自由发泄,自然易于构成满足已欲而侵他人的犯罪行为。从这种理论推论,为了消除犯罪,必须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一任自我自由发展,建立刑罚只能助长犯罪,其局限性显而易见。

以上是犯罪学研究过程中形成的不同学说。这些学说,在它们的创始人之后,都有很大发展。对犯罪问题,多种学科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理论和方法进行共同研究,这无疑会促进犯罪研究的深入发展,是一种很好的现象,但是尽管如此,由于犯罪问题是一种相当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心理作用,是涉及到生活领域、经济领域或管理领域的症候群,对犯罪原因的探索是一项很复杂的任务,也是一个浩繁的课体。

社会心理学关于犯罪原因的理论在借鉴以上学说的基础上,指其原因主要以下几种:

(一)挫折——侵犯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当个人动机行为受到挫折时,攻击与侵犯就成为一种原始而普遍的反应。在弗洛伊德的早期著作中,认为人类的基本欲望是寻求快乐与逃避痛苦。当这种趋乐避苦的欲望被阻碍时,心理上就产生挫折感,而产生一种攻击行为,轻者如嘲笑、讽刺、斥责、重者则打斗、毁伤或者杀害使其受到挫折对象;有时侵犯攻击的反应是内在行为——用幻想、投射或退缩等自我攻击的方式来代替,该理论的核心就是人的不良心理是导致犯罪发生的重要原因。

犯罪的道路。

其三、目前我国的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当一个孩子出生之后,就自然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很多家庭对孩子都是娇生惯养,直至过份溺爱,在孩子从婴儿、儿童少年、青年的成长过程中,他们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长辈们都是尽一切能力满足孩子的要求。因此,在他们的世界观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就几乎没有经历过失败、挫折,更很少经历考验、磨练,当遇到父母离异情况时,学习成绩下降,同学、同事之间不能和睦相处,对于矛盾不想办法解决,而是把自己的委屈、悲愤发泄在社会、他人身上,用报复社会,报复他人,去满足自身的欲望和要求,如某地某中学学生张某(男,14岁),在下晚自习回家的途中,被一持刀歹徒刺中颈部动脉,当场死亡。如此年青的少年,便身遭不测。一时间群情激愤,广大群众纷纷要求早日破案,严惩凶手。经过公安机关艰苦奋战,终使案情大白于天下,结果却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此案主谋竟是张某的同班同学,年仅13岁的刘某。俩人因谈女朋友发生矛盾,刘某承受不起这样的挫折,于是就决定采用犯罪手段,清除自已谈女朋友道路上的障碍,在经过一番策划之后,他与另一个同班同学未某(男,14岁),以30元的雇用价格雇用了无业青年周某(男,17岁),将张某杀害。从这上龄小,作案手段残忍的案件中,我们不难理解青少年犯罪的心里因外界因素,不同因素地受到异化和扭曲。

青少年犯罪的危害

一、青少年犯罪的危害

1、青少年犯罪的危害如下:

(1)青少年犯罪的对象大部分是人和物两种。当侵犯了受害人的生命时,对受害人的家庭造成极大的损害,一家人的幸福生活会因此而葬送;

(2)青少年犯罪不仅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人生会因此而重写,前途一片黑暗,法律是正义的,也是无情的,不会因为年龄小就轻判,即使后悔也无济于事;

(3)青少年犯罪不仅害人害己,还给自己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危害,让父母蒙羞,身心承受很大的打击,甚至因此而病倒,整个家庭都笼罩上犯罪的阴影;

(4)青少年犯罪对社会的危害和影响非常巨大,会让公众心理上存在一定的伤害,使工作、学习、生活等失去原有的稳定性。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未成年人从宽】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二、青少年犯罪的行为特征有哪些

青少年犯罪的行为特征如下:

1、共同犯罪、结伙作案多,带有黑帮性质的团伙犯罪亦有增加趋势;

2、严重犯罪较多,作案手段比较野蛮和凶残,往往是不计后果;

3、突发性犯罪多,作案动机、目的比较单纯,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4、犯罪的成年化、智能化和低龄化;

5、从青少年犯罪的教育改造情况来看,反复性强,再犯的犯罪率上升。

全文2.3千字,阅读预计需要8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扩展阅读
  • 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犯罪是指儿童向成年期过渡这个特定年龄阶段的人实施的犯罪行为。 青少年犯罪的类型有财产犯罪,即采取各种非法手段满足其钱财欲望的犯罪;性犯罪,即采取非法手段满足其生理欲望的犯罪;反革命犯罪,即以推翻国家政权为目的的犯罪;婚姻家庭犯罪,指因...
    更新时间:2024-01-11 14:00:20
查看青少年犯罪相关全部词条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青少年犯罪 最新知识
针对关于青少年犯罪原因的理论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关于青少年犯罪原因的理论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