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徇私舞弊假释罪既遂后会判刑:一般情节,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假释条件的罪犯,予以假释的,构成徇私舞弊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一条的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徇私舞弊假释罪的认定
(一)行为人贪赃枉法,在收取贿赂后非法为罪犯减刑、假释或暂予监外执行的,属牵连犯,应择一重罪从重论处。
(二)区分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这里主要应注意区分本罪与国家工作人员工作失误的界限。如果行为人主观上不是明知,而是由于其业务知识、经验不足,或者是调查研究不够充分,工作作风不够深入,思想方法简单片面造成认识偏颇而发生的错误行为,即使实施将不符合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行为,一般也不构成犯罪,如果情节严重或者造成重大后果而构成其他犯罪的,应以其他相应犯罪论处;
(三)区分本罪与徇私枉法罪的界限
两罪在客体、主体、主观方面都具有相同之处,主要区别是:
(1)犯罪对象不同,本罪的对象是已决罪犯;徇私枉法罪的对象可以是任何人。
(2)客观行为不同,本罪是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行为:后罪则表现为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
根据刑事法律的规定,对于那些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且满足法定条件的犯罪分子,可以委托刑罚执行机关的管理人员,向法院提出假释的请求,服役记挂的人员在提出假释请求的时候,提及的必须是真实的材料,而不能是被伪造、变造的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一条
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全文858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