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消费者权益法的欺诈行为要看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时采用的手段,经营者是否误导消费者,经营者是否有事实欺诈行为的主观故意,欺诈消费者行为的后果是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构成诈骗罪的要承担刑事责任。
一、怎么判断消费者权益法的欺诈行为
消费者权益法的欺诈行为从下列方面来判断:
1.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采用的手段
2.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应以一般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和识别能力为准。如果该行为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即构成欺诈。如果该行为不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个别消费者应证明自己确实发生误解以主张欺诈行为的成立。
3.经营者是否具有实施欺诈行为的主观方面:虽然法律、法规并未明确规定构成欺诈行为必须具有主观故意,但从文义上理解,欺诈就是掩盖事实真相误导消费者,“欺诈”二字本身已经揭示经营者具有主观故意。
二、欺诈消费者行为的后果
欺诈消费者行为的后果是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如果其行为对消费者造成了损失,需要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如果其行为构成了犯罪,诈骗罪,还需要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
三、消费欺诈行为如何赔偿
欺诈消费可能会被要求支付三倍的经济赔偿金,《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如果有欺诈行为,要对消费者进行3倍赔偿,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新消法规定消费欺诈3倍赔偿是获赔的最低限度。从立法目的来看,法定惩罚性赔偿仅是消费者获得惩罚性赔偿的最低限度,而非消费者获得惩罚性赔偿的最高限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n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全文977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