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雇员受伤未获赔偿如何应对雇主的拒赔
通常来说,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
这里提到的“从事雇佣活动”,是指从事雇主授权或者指示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其他劳务活动。雇员的行为超出授权范围,但其表现形式是履行职务或者与履行职务有内在联系的,应当认定为“从事雇佣活动”。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在工作时间内完成指定的劳务过程中受到损害,此时雇主是需要承担责任,如果雇主不赔,那么就违法了。想要确定雇主对雇员在受雇期间所遭受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须具备下列3个条件:
1.受害人须为雇员;
2.须雇员遭受损害;
3.雇员须在完成受雇工作中因工伤事故而遭受损害。
二、雇佣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区别
1.主体范围不同。凡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均可形成雇佣关系,而劳动关系主体具有单一性,即一方只能是劳动者个人,另一方面只能是企业、事业单位或是私人企业的用人单位。
2.紧密程度不同。劳动关系中,劳动者隶属于用人单位,受其管理和约束,要求劳动者要遵守用人单位的各项制度,服从用人单位的工作安排,双方是管理与被管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雇佣劳务关系中,双方是平等的主体关系,一方不受另一方约束(这里的约束非指合同约束,实为工作约束),工作安排上有较大的空间,不具备隶属性。
3.法律适用不同。
三、雇佣关系纠纷找哪个部门
雇佣纠纷可以找劳动仲裁部门。劳动者发生雇佣合同纠纷时,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第三方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全文771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