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企业文化的产生既是对旧的管理理性模式的批判,也是对传统的美国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继承和发展。众所周知,旧的管理(尤其是泰勒制)的致命弱点在于过分迷信组织、制度和机器,忽视了非理性、非组织的东西,特别是忽视了企业的主体——人这个最重要的因素。似乎不应用定量分析,不搞组织结构图,不设等级森严的制度,不写几百页书面分析报告,就不可能有最优化的决策。诚然,一定的定量分析是必要的,但如果把它的用途绝对化,神圣化,甚至上升为一种管理哲学,那就会走向反面,以至于成为灾难。同样,合理的理性分析是必要的,但如果超过一定的限度,变成理性迷,也会适得其反。因为许多事物(如人的感情、动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是无法用数字分析和理性主义来测定的。
企业文化的意义在于,它在重视制度、组织等硬件的同时,特别重视人的因素、人的感情因素、文化因素。它不仅重视管理科学,更强调管理哲学。它不仅看到企业的内部环境,而且看到其外部环境,看到企业与整个社会的联系。使人——企业——社会联成整体。在许多成功的企业中,企业文化已成为一种强大的推动力。企业不仅是职工求生的场所,而且是一个生气勃勃的社会组织。人们在那里寻找到生命的意义,实现其生命的价值。
这样,企业文化便把传统的管理从经济的层次上升到文化的层次、价值的层次,从而把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就世界范围的企业文化热来说,它是日、美等工业发达国家在企业管理上高层次的竞争和角逐,既促进了管理理论的深化,也推动着管理实践的完善。
企业文化作为现代化大生产的管理经验的总结,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企业文化是从属于社会文化的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必然影响社会文化。企业文化中的竞争观、时间观、质量观、效率观已为美国社会许多单位和人们所接受和实行。企业文化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内容,有力地促进了社会文化变革。
事实上,美国企业文化的重塑运动既是对旧的管理理论的反思,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充实。美国人重实际、重效益、乐于竞争、刻意创新的民族精神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得到很好的发扬,反过来又大大丰富了民族和社会文化。美国企业文化建设中所涌现出来的一系列新事物,如尊重人、关心人、充分调动人的积极因素以及寻求优势、追求卓越的精神等对人们的启发和思考,不仅对于企业界、管理学界,而且对全社会都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全文998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