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价,即讨价还价,看似简单,生活中随处可见,男女老少只要开口都能砍砍价。但是,如何通过“唇枪舌剑”买到价廉物美的东西,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如今,在福建省厦门市就有人以砍价为职业,全职帮人讨价还价。厦门市的首位砍价师叫戴洪亮,曾在世界500强企业里做销售,拿着过万元的月薪,今年4月份辞职,开始以砍价为生(据10月15日《东南早报》报道)。
提起砍价,公众当然不陌生,平常日子里,无论是在去菜场买菜,还是到商场购物,都会时不时地进行砍价,而砍价水平的高低更是直接关系到所购商品是否划算。
不过,原本普普通通的砍价行为,居然催生出砍价师这一新行当,甚至连“月薪万元”的白领都不惜为之辞职改行,这一现象倒是更值得我们从经济层面进行剖析和反思。
事实上,改行做砍价师的高薪白领既不是活雷锋,也不是为了做好事,而不过是看中了这个行当的丰厚收益罢了。从这位白领砍价师不经意中透露的“组织一天的团购讲座,出场费在万元以上”,砍价师职业的含金量便可见一斑。不过,有道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砍价师的高薪当然不会从天而降,而必然来自其所代言的消费者,而当消费者为了买到划算的商品,不得不雇用如此高薪的砍价师时,其实也暴露出砍价空间之巨大,市场价格水分之多。
不可否认,商业要可持续,当然需要利润的支撑,市场上的商品销售价格,也当然需要各环节都有利可图才行,不过,商业的获利却应该有规范、有比例,而不是无限制。从这个意义上说,商品的价格当然应该由成本和利润按比例生成。然而,现实中,市场上的一些商品价格却常常与成本无关,而是被随意制定,连添个零都信手拈来。如此价格机制,对于消费者而言,无疑有如一潭不透明的浑水。事实上,砍价师多出现在建材、珠宝、古玩等价格不透明的领域里,普通消费者没办法掌握这些行业的总体价格动态,买方和卖方之间信息不对称,使得卖方几乎享有了随意定价的利润空间。
按照道理,价格本不应该如此讳莫如深,更不应该成为一潭难知深浅的浑水。市场固然有着价格调节的天然机制,但对于一些买卖不均衡,信息不对称,价格不透明的领域,物价监管机制当然不应该缺位。价格不透明乱象催生的砍价师,反衬出消费者的尴尬。从这个意义上说,何时消费者购物不再需要砍价师,倒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全文924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