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有两种战略:一种是进攻性战略;比如,我知道以后竞争对手可能要从这条路走过,就悄悄在这里埋一颗地雷,等着对手来时把他炸了,这是最有效运用知识产权的进攻性战略。二是防御性战略,相当于防御的盾。即使你使用了人家的知识产权,但是你也有几十种办法能为自己辩护,逃避知识产权的诉讼(引自《中外管理》),作为国内的中小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中小企业,我们更应该利用知识产权盾的策略去保护和防范知识产权纠纷;但目前国内中小企业对于知识产权诉讼的保护和防范主要采取的是被动防护的方式,这种保护方式跟上面所说的盾的策略还是有一定的区别,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盾的策略,是在我们了解我们已经侵犯了别人的知识产权后应该怎么回避的策略,是知己知彼的保护策略,就如战场上的双方,当知道了对方的矛有多尖利的时候,我应该采用多么坚固的盾来保护我;而我们一般中小企业的被动防护方式,则是不知己不知彼的被动防护策。
一、知识产权恶意诉讼怎么处理
当事人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涉嫌侵犯其人身、财产权益的行为提起民事诉讼,并在诉讼过程中向法院申请证据、财产保全等措施系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即使在最终的判决中其诉讼请求未能得到法院的支持,亦不能轻易认为其诉讼行为在主观上存在恶意。
专利恶意诉讼从权利的行使角度来说是对专利权的滥用,因此专利法往往也是规制专利恶意诉讼重要的制度资源。目前我国专利法对于专利权人的恶意诉讼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的情况,规定了专利权宣告无效对于判决、调解书不具有溯及力的例外。对于判决、调解书发生效力后,专利权被宣告无效的情形,亦针对恶意诉讼专利权人规定了一定程度的惩罚措施。
二、知识产权恶意诉讼的基本概念
知识产权恶意诉讼系新类型的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在2011年修改《民事案件案由规定》时,才将因恶意提起知识产权诉讼损害责任纠纷作为一类案由正式写入规定。现行的知识产权法律中并没有关于知识产权恶意诉讼的专门规定。从性质来说,恶意诉讼的实质是一种对诉权的滥用。
对知识产权恶意诉讼的概念可以界定为:行为人由于过错,无法律上和事实上的合法合理依据提起、进行知识产权民事诉讼,致使他人财产、人身受到损害的行为,或者出于某种不法目的,进行诉讼程序致人损害的行为,包括知识产权民事恶意诉讼和知识产权滥用诉讼程序。
全文938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