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经营者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出厂检验合格证或者其他合格证明,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的食品原料,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不得采购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法定职责有什么
一、法律规定
《食品安全法》第三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保证食品安全,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第三十二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职工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做好对所生产经营食品的检验工作,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二、如何落实
(一)完善法律和技术标准。重新修订完善落后于监管形势的食品药品法律法规和建立国家统一技术标准,使之与实际相适应,与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相适应。
(二)明确政府部门监管责任。按照法律制度规定,明确各职能部门监管职责,要求各尽其职,各负其责。
(三)强化监管促进责任落实。政府严格监管是促进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的一种有效形式。同时与严厉打击相结合,提高其违法成本,使企业自觉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五)提高从业人员职业素质,从从业者源头上把好食品质量关口。
(六)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作为食品监督部门的有益补充,延伸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耳目。
(七)建立完善可追溯制度。食品经营企业要做到进货有台账、登记全、信息准、可追溯,实现来源可查、质量可查、去向可查。
(八)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工作。一是将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编写符合各年龄阶段要求的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普及教材。二是纳入基层社区活动和科普专栏,制作宣传册发放给社区群众,邀请食品药品专家学者深入社区举行相关专题讲座。三是纳入媒体和社会公益性宣传,各类媒体制作食品药品安全宣传片要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的宣传和引导,营造人人参与食药安全的良好氛围。
(九)建立行业协会自律机制。行业协会有责任、也有必要建立自律机制,加强自我监督,维护本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形成行业内部自我约束机制,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自律意识。
(十)构建全社会监督体系。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网络平台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大力开展食品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宣传先进典型,曝光违法违规行为,营造共同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良好氛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三条食品经营者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出厂检验合格证或者其他合格证明(以下称合格证明文件)。食品经营企业应当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应当符合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实行统一配送经营方式的食品经营企业,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证明文件,进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从事食品批发业务的经营企业应当建立食品销售记录制度,如实记录批发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销售日期以及购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应当符合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的规定。
全文1.3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