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对人格权中的隐私权有哪些规定
1.民法典对人格权中的隐私权做出了明确规定。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
这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权保护自己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2.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3.体现了民法典对人格权中隐私权的重视和保护。
二、隐私权侵权的认定标准
隐私权侵权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主观上侵权人必须具有过错,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只要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就可能构成侵权责任。
2.侵权行为必须存在,即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必须直接违反法律规定或者违反社会公德,受到法律的否定评价。
3.必须有损害结果发生,这包括财产损失、人格利益受损以及精神痛苦等表现形式。
4.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必须具备因果关系,即侵害隐私权的行为直接导致了权利人的损失或痛苦。
三、隐私权遭侵犯的应对方法
当隐私权受到侵犯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应对方法。
1.可以采取自救性措施,要求侵权人立即停止侵害行为,或者发出警告,要求其删除相关信息。
2.可以向公安机关报警,要求公安机关介入处理。如果情况严重,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如果对于相关法律规定或处理流程有疑问,可以登录网站进行咨询,寻求专业的法律帮助。
这些应对方法旨在保护被侵权人的隐私权,确保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n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全文710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