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名财务总监来说,还有什么比银行的贷款合同更让人兴奋的礼物呢?
俞春源是北京市雄财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雄财公司)的财务总监,他说这个春节过得非常开心,因为他所在的公司刚刚通过了国际金融公司的能效贷款审查,北京银行(17.64,-0.53,-2.92%)一笔470万元的贷款即将到账。我们2008年的财务状况会非常乐观,我的日子也要比去年好过多了。
而仅在一年前,雄财公司甚至借过年息60%的高利贷。
俞春源所在公司的境遇变化,反映出的是中国中小型环保企业的生存环境变化。
靠高利贷渡过难关
俞春源明白,作为一家中小环保新技术企业,他们并不是商业银行眼中的传统优质客户。
有固定资产作为抵押往往是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前提条件。而处于初创期的雄财公司,厂房、办公地点都是临时租用的,自然无法满足银行的这个基本要求。
2006年,因为我们公司的项目是北京市发改委大力推荐的环保项目,为了推广节能环保锅炉,北京市发改委决定对我们这样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因此,2006年,我们公司从北京银行贷到了600万元资金。俞春源对记者回忆到。
然而好景不长,2007年,他们的贷款额度却一下子被削减到了300万元,而雄财公司原本计划申请的贷款额度是1000万元。
银行出于风险防范的需要,削减了贷款额度。但资金紧张对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的打击往往是致命的。俞春源回忆说,最困难的时候,他们甚至连采购原材料的资金都没有。
面对巨大的资金缺口,他们不得不求助高利贷,借了好几个月月息5%的民间高利贷。如果不能批量采购原材料,不能把握合适的购买时机,企业额外付出的成本也很高。权衡再三,我们只能选择高利贷。
意外的绿色贷款
就在公司上下对2008年度的高增长已经不抱太大希望的时候,俞春源突然得知,公司可能成为国际金融公司和北京银行的能效项目贷款的受益者。
由于国际金融公司和北京银行之间建立了风险分担机制,国际金融公司可以为企业的环保项目提供无偿担保,一旦出现呆坏账,国际金融公司将承担一半的损失。正是在这一风险共担机制下,商业银行放开了对能效项目的贷款力度。目前,北京银行、兴业银行(37.23,-0.75,-1.97%)等商业银行只要看到国际金融公司出具的担保,就可以优先为这些企业贷款。
预计我们公司与北京银行的贷款合同3月份就能签署。俞春源笑称,对于他们来说,商业银行的脸最难看,担保公司其次,因为担保公司虽然反担保条件苛刻,起码还有商量。如果你不能提供不动产抵押,担保公司通常会要求专利技术抵押、主要股东股权抵押、主要股东个人资产抵押等。
而国际金融公司此次没有要求提供任何形式的抵押,他们只有两个条件:一、证明自己是环保节能项目。二、有意向明确的销售合同。只要你能证明这两点,他们就会为你提供合同总额70%以上的贷款。
而这两点,恰恰是雄财公司这样的环保企业的优势所在。审查得非常严格,我们很快就通过了国际金融公司的项目审查,但是没有让我们出一分钱。更让俞春源看好的是,这种能效项目贷款是模块化的,一旦你的某个项目通过了审查,那么以后你的类似项目都可以获得相同比例的贷款。
俞春源告诉记者,受能效项目贷款的推动,目前已有一家证券公司和一家能源投资集团对雄财公司表达了初步入股意向。
绿色机会
事实上,随着国际资本对中国环保产业重视程度的加深,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绿色融资方式走近中国环保企业。
如解决了俞春源公司难题的国际金融公司提供的能效贷款。自2006年开始,国际金融公司实施中国能效融资项目,兴业银行是国内该项目下的首家合作商业银行。从2007年2月批准首笔能效贷款至今,兴业银行已累计发放46笔、总额达9亿元人民币的节能减排项目贷款。这些贷款支持的节能减排项目将帮助中国每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逾350多万吨。而兴业银行在十一五期间规划的能效贷款规模是100亿元,预计未来能使500家左右的企业受益。
除了能效贷款,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也是目前国内环保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创收和融资方式。一旦经过联合国下属专业机构认定,通过这一机制节省下来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将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出售,为企业带来收益。例如,雄财公司生产的新型环保锅炉相对传统锅炉节省下来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减排量,一旦经过认定,就可以出售给国外的碳基金。
全文1.7千字,阅读预计需要6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