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上的遗弃物规定有哪些
实际上,现行的《民法典》中并未对遗弃物作出明确且具体的规定。然而,从民法的一般原理出发,遗弃物通常被视为原物权人放弃了对该物的所有权的状态。
遗弃物在民法中的定义与无主物相当。无主物,顾名思义,是指没有所有人或者所有人不明的物,比如常见的抛弃物等。这里的“所有人不明的物”特指那些无法明确所有人的物,而非讼争之物。
二、界定无主物
无主物的范围相当广泛,但我们可以从几个常见的类别进行界定。
1.抛弃物:当物品被其所有人明确表示放弃并实施了抛弃行为后,该物品便成为无主物。抛弃行为要求抛弃人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并实际放弃对物品的占有。
2.不属于禁止猎捕的野生动物:
(1)虽然野生动物资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被规定为国家所有,但在未被捕获、尚处于野生状态时,它们并不被特定人所支配,因此应视为无主物。
(2)对于不属于法律规定禁止猎捕的野生动物,人们可以通过先占的方式取得其所有权。
3.其他无主物:除了上述两类,无主物还包括许多其他种类,如河中的鹅卵石、海边的贝壳、掉落的树叶等。
4.位于他人动产或不动产上的无主物,非经该他人同意,一般不能通过先占取得所有权。但依据当地习惯可以先占取得的除外。
三、关于野生植物的处理
野生植物在未脱离土地之前,通常被视为土地的一部分,其所有权应归属于土地的所有者或使用者。
1.根据我国许多地区的习惯,人们有权进入土地并采集一些野生植物,如药材和野草等。这种行为在民法上被视为先占行为,但前提是这种采集行为不得对土地权利人的权利构成重大影响或损害
2.属于法律保护的不得采集的野生植物,人们也不得通过先占的方式取得其所有权。
全文695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