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保险发展面临七大缺陷
时间:2023-04-24 22:11:01 416人看过 来源:互联网

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已经获得了突破性进展,酝酿一年之久的银行入股保险公司事宜近日正式获得批准。此外,中国平安收购深发展树立的银保联姻的标杆意义尚在热议之中。

据报道,国务院已批准了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递交的关于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问题的请示,原则性同意商业银行投资已设立的保险公司。但时至今日,银行、保险真正实现混业经营仍步履维艰。

目前,银行、保险两大金融行业在政策监管、经营模式、业务管理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双方仍在继续磨合。本报银行版将开辟混业新动向栏目,持续关注这一话题,并期待更多专家、读者参与讨论,给银行、保险业带来更多可以借鉴的意见和建议,推进混业经营,使中国金融业实现健康高速的发展。

当前,我国银行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与发展导向、经营模式和金融政策环境密切相关。借鉴国际银行保险发展经验,遵循科学发展观,积极提升发展理念、深化合作模式、强化合理监管,是推动我国银行保险全面持续协调发展的必然。

银保发展迅猛

推动保险增长

二十一世纪以来,在我国金融业实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政策环境下,银行保险以兼业代理形式开展代销的寿险业务异军突起,发展态势迅猛。继1996年前后,人保、泰康人寿等公司初步尝试涉足银保合作,2000年平安寿险公司率先推出了专门的银行保险产品,随后中国人寿、泰康人寿、新华人寿等与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相继推出了鸿泰两全、鸿星少儿、千里马、红双喜等各自的银行代理产品。自此,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快速发展,对保险业的影响与日俱增。

10年来,随着我国保险业的持续快速增长,银行保险总体上发展势头强劲,业务规模快速增长,渠道比重大幅提升,销售队伍逐年壮大,但发展波动起伏较大,呈现出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2000年到2003年的启动期,各大银行、保险公司分别开展协议代理,业务规模快速扩张,保费收入从4.25亿元激增到764.91亿元,渠道比重从0.43%上升到1/4强。

第二阶段是2004年到2005年的调整期,因前期的粗放经营、快速扩张,销售误导、代理手续费恶性竞争、市场秩序混乱等现象突出,银行、保险监管部门重拳规范,各银行、保险公司先后压缩规模、调整结构,甚至停业整顿,发展呈现放缓、停滞,渠道比重下降。

第三阶段是2006年至今的跨越发展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环境的宽松,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金融资产大幅增长,银行保险市场需求和供给持续升温,分销协议、战略联盟和金融集团等不同阶段的合作模式并存,银行保险业务规模、渠道比重和销售队伍均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特别是各大寿险公司的银保渠道业务不但已经赶超因年金产品替代而萎缩的团险渠道,逐步与个险渠道并驾齐驱,更为寿险业的发展承担了营销渠道创新和业务规模扩大的重任。

面临七大缺陷

近年来,银行保险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的问题和缺陷,引发了人们的诸多思考,从而再次成为广大客户、监管部门、新闻媒体等各方面的关注焦点。

(一)政策环境制约,合作模式初级。当前国内金融业中的银行、保险、证券和信托仍实施严格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政策,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较少涉及资本融合,银行保险的经营模式大多数尚停留在分销协议阶段。银行利用保险公司争夺销售渠道,快速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心理,采取一对多代销的开口协议合作方式。银保双方缺乏长期的共同利益,而令双方的合作无法深化。

(二)经营理念差异,利益关系不顺。银行保险所产生业务量对保险公司来说是举足轻重,对银行的利润贡献也日益提高。银行管理层从总体战略考虑,愿意发展银行保险以拓展中间业务,但基层机构仍以存贷业务作为被考核的重要指标,因此基层人员代理保险业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

(三)发展短期倾向,销售误导激增。在合作短期化的形势下,部分保险公司和银行片面追求业务规模,主观上对误导风险认识不够。保险公司则把较多的精力、费用投入处理与维系银行的人际关系,忽视全面、深入的业务培训,导致代理人员不了解保险产品的条款责任、权利和义务等,随着业务快速发展,银行保险的误导现象、退保纠纷也日益增多,直接影响到银行业、保险业的声誉和形象。

(四)产品结构单一,影响持续增长。各保险公司的银行代理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在市场上常见的多是短平快的分红保险、投资险、简易意外险和车险产品。主打主品多为保险责任、费率基本相同,保险金额、分红方式等略有不同,1-10年期交费、5-10年期返还的分红产品,与银行零存整取储蓄产品较为相似;投连险、万能险则类似银行理财产品、基金。在发展初期,易于为大部分银行客户接受,但从长远来看,此类业务会逐渐给商业银行施加争夺分流客户压力,并且可能透支潜在的优质保险资源。

(五)费用恶性竞争,经营成本高企。银行和保险公司合作缺乏长期利益共享机制,更多的是在手续费上进行博弈。一方面,各银行网点为了获得更多的代理收入,主要以手续费的高低作为选择合作公司的标准。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不惜成本,竞相提高手续费率,甚至贴补费用进行恶性竞争。这些使得保险公司的业务规模增加与经营成本上升明显不匹配,根本上与保险公司通过银行代理降低保险产品分销成本的初衷相背离,必然制约银行保险的持续稳健发展。

(六)风险管控滞后,客户服务缺失。因发展导向多以迅速累积业务规模为目标,加上产品的简单性,银行保险的兼业代理形式往往采用便捷式柜面销售,销售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不免疏于客户需求分析、核保调查、单证管理和售后服务等,广大客户与保险公司的掌握的信息不对称,容易引发洗钱、逆选择和集中退保等风险。

(七)技术支持不足,实务操作繁琐。银行保险的技术含量要远高于传统的保险个人代理方式,银行和保险公司双方需要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统一的操作平台,才能通过银行庞大的分支机构网络,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完善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由于代理网点的稳定性较差,中小保险公司不愿、也不敢加大对银行保险的信息技术投入,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品创新研发、资金代收代付、在线客户服务和电子商务等,进而影响到银行保险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文2.5千字,阅读预计需要9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扩展阅读
  • 融资
    融资从广义上讲也叫金融,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当事人通过各种方式到金融市场上筹措或贷放资金的行为。从狭义上讲,融资即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 融资方式分别是基金组织、银行承兑、直存款、银行信用证、委托贷款、直通款、对冲资金。...
    更新时间:2024-01-18 18:15:04
查看融资相关全部词条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融资 最新知识
针对我国银行保险发展面临七大缺陷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我国银行保险发展面临七大缺陷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