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逐步拓宽,从固定收益类发展到权益投资类、从国内市场拓展到境外市场,保险资金运用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保险资金面临的投资风险也越来越大。据悉,监管部门将力争用2-3年的时间,建立起保险资金风险管理体系。
本文总结实践经验,探讨和提出了构建科学高效的风险管理体系的思路和做法,并提出加大创新力度,用创新解决保险资金运用和风险管理面临的新问题。
对风险管理的基本认识
(一)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逐步拓宽,可投资品种逐步增加,从固定收益类发展到权益投资类、从国内市场拓展到境外市场、从普通的债券品种延伸到复杂的利率衍生品,保险资金运用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现在,保险资金面对的市场,是一个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各种风险错综复杂的市场。保险资金面临的投资风险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
风险管理和投资管理从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任何投资收益都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取得的,在当前保险资金运用所处的市场环境下,风险管理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的高低决定了资金运用的成败和效益,因此加强资金运用风险管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对资金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对此,保监会领导高度重视,在去年九月召开的全国保险资金运用工作座谈会上,吴定富主席提出,要深化保险资金运用体制改革,建立保险资金运用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建立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控制的制衡机制。保监会也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指导和规范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管理工作。
(二)寿险资金运用的特点
风险管理在寿险资金运用中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由寿险资金运用的特点所决定的。寿险资金运用中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长期性,二是复利性。长期性指寿险资金来源于寿险保单的保费收入,寿险保单存续期一般都长达20至30年,相应的在资金运用中要考虑20至30年存续期的投资与之相匹配;复利性是指资金运用的收益率是按照复利方式计算的。由于寿险资金大部分投资于固定收益资产,对利率的变动非常敏感,特别是存续期长的固定收益资产,由于久期较长,对利率的敏感性更高,市场利率的微小波动会导致资产价值的较大变动,如果不进行主动的风险管理,将会造成严重损失。若是再用复利方式计算收益率,则会放大这种风险效应。由此可见,风险管理特别是利率风险管理在寿险资金运用中的极端重要性。
(三)风险管理应考虑的两个主要问题
由于寿险资金运用的特殊性,在风险管理中,有两个重要的问题要解决:一是如何保证资产与负债的基本匹配,确保保险公司能够永续经营;二是如何控制总风险,确保资金安全。
资产负债匹配是风险管理中首要考虑的问题。由于资产和负债都是利率敏感性的,利率的波动会打破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平衡,利率风险是造成资产负债不匹配的主要原因,化解利率风险最有效的措施就是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因此,资产负债匹配本质上是一个风险管理方法,在构建风险管理体系时,必须放在首要的位置来考虑。
资金运用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如利率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这些不同种类的风险相互交织、相互融合,要将这些风险控制在总风险额度范围内,从而达成风险控制的总体目标。我们知道,资本与最大风险承受能力是相对应的,资本越雄厚,对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在2004年爆发的中航油事件中,事件的主角陈久霖曾说过一句话:"如果再给我5个亿,我就能赢回来".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资本是有成本的,是要求回报的,没有人会再给他5个亿。中航油最大的失误就是涉足不熟悉的石油指数期货交易,同时又没有严格的风险限额控制措施。如果中航油能够准确评估石油指数期货头寸的风险,并将风险控制在与资本对应的最大风险限额内,就不会造成5.54亿美元的巨额损失。中航油事件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从中也可以看出总风险限额控制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随着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逐步拓宽,投资风险也在逐步增大。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总风险限额控制,推行风险预算管理,避免重蹈中航油事件的覆辙。
(四)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
寿险资金运用中的风险管理,与一般投资中的风险管理不尽相同,这是由寿险资金的特性和资金运用的特点所决定的。从投资角度讲,投资决策、资产配置、组合管理和证券选择要适应寿险资金的特点,设计风险管理体系也是一样,要符合寿险资金运作的规律。一方面,在管理手段建设上,要建立一个能够准确识别、定量评估并有效控制各类风险的科学的风险控制体系;另一方面,还要建立一个高效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涵盖投资运作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确保风险控制体系能够发挥作用;其次,要协调和处理好投资效率和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再者,要加强创新,用创新和发展来解决风险管理面临的新问题。
建设风险管理体系的基本做法
建设风险管理体系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按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应重点抓了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建立一个由资产负债匹配管理、风险预算管理、信用管理、内控管理和绩效评估五个部分组成的风险控制体系;二是建立一个由三个层面构成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
(一)建立科学的风险控制体系
风险控制体系的目标是: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识别、评估和控制各类风险,将总风险控制在预算范围内。风险控制体系的核心是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和风险预算管理。
1、资产负债匹配管理
实施资产负债匹配管理,能够有效的控制利率风险。根据实际经验,可采用久期、凸性来测量资产负债的利率敏感性,用缺口管理来调整资产负债的匹配度,保证资产和负债在数额、期限、成本、收益上的基本匹配。资产负债管理的具体做法是:第一步,由公司财务部或精算部根据产品特性计算出各产品的久期和凸性,并预测各产品的现金流;第二步,投资部门根据财务部或精算部提供的负债久期、凸性等参数,构造资产的投资组合,以便与负债相匹配;第三步,随着利率和投资品种的变化,原有的平衡被打破,此时由投资部门计算各投资组合的久期、凸性,预测未来现金流,并与负债久期、凸性和现金流相比较,确定久期缺口和现金流缺口,在最大缺口限定的范围内,对资产组合进行调整以便使资产与负债基本匹配,调整投资组合可采用减少短期债券的投资比例、增加长期债券的投资比例、对投资组合的近期和远期现金流进行规划整合等方法。采用上述方法后,能够保证资产负债的基本匹配,并根据市场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2、风险预算管理
风险预算管理能够有效控制投资总风险。具体做法是:第一步,根据保险公司的资本和财务状况计算最大风险承受能力,然后根据各部门的投资业绩和市场情况,将风险限额合理分配到各业务部门,将各业务部门的风险额度再分配到各投资品种;第二步,在投资过程中,按照统一的风险值计量标准,定期计算各部门和各风险类别的风险值,按照风险预算控制投资风险,如果某个业务部门或投资品种的风险值超过预算额度,则要调整投资组合,这样就能将投资的全部风险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3、信用管理体系
当前,管理层大力推动直接融资和企业债市场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促进企业债市场的发展。可以预见,随着企业债以及其他信用类产品发行规模的逐步扩大,不同信用等级的信用产品将成为未来债券市场的投资主体。信用产品的大发展,为保险资金运用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投资机会,但能否抓住机会并有效控制信用风险,取决与信用风险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借鉴国际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构建了以内部信用评级为核心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该体系有三个组成部分:内部信用评级、信用额度管理、信用风险分析与评估。
(1)内部信用评级。参考标准普尔信用评级体系,建立自己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制定相应的信用评级管理办法,按照统一的财务与非财务指标体系和标准,以偿债能力为核心,对各类机构和信用产品开展整体债务评级(长期、短期)和特定债务评级,为准确评估和控制信用风险奠定基础。
(2)信用额度管理。研究开发一套先进的授信额度计算模型,根据信用等级的不同,量化计算投资授信额度和交易对手授信额度,并严格按照授信额度开展业务,使得信用额度管理更加科学化。
(3)信用风险分析与评估。一是从定性的角度,分析公司投资业务承担的主要信用风险点及未来信用风险的变动趋势,并重点分析相关行业未来变动趋势;二是从定量的角度,运用先进的计量模型定量计算信用风险头寸的风险值,并纳入到整体风险预算管理中。这样做,能够更加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信用风险。
4、内控管理体系
建立一个规范严格的内控管理体系,对于防范和化解操作风险至关重要。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为核心来规划建设内控管理体系,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1)规范投资业务流程。按照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控制指引》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对各投资业务部门的职责、部门内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进行梳理,制定岗位职责说明书和作业指导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要求,严格规范操作程序和工作流程。此项工作涵盖投资研究、投资决策、资产配置、组合管理、证券选择、交易执行和后台结算清算等各个环节。
(2)完善各项投资管理制度。对投资管理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特别是比较重要的授权管理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在完善授权管理制度方面,建立相对集中、分级管理、权责统一的授权管理制度,明确授权人、被授权人、授权标准额度、授权程序以及越权的处理等各个事项,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授权额度定期进行调整;在完善合同管理制度方面,将合同审批分为备案制和正常审批制两种,提高合同审批的效率。
(3)建立ISO9001质量文件体系。按照ISO9001:2000的规范,将涉及资金运用的各个流程和制度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建立完善的质量手册、投资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岗位职责说明书和质量记录,并根据投资实际情况进行持续改进。
5、绩效评估体系
绩效评估与投资管理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它可以科学的计量和评估投资绩效;另一方面,又可以为投资决策提供信息,用来指导投资活动。绩效评估与风险控制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绩效评估是对一段时间以来投资绩效的评价,它以历史数据为基础,计算风险和收益;风险控制是对未来一段时间的预测,也是以历史数据为基础,预测未来的风险和收益,并构建相应的控制体系。因此,建立高效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对投资管理和风险管理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建设绩效评估体系:1、时效性——为了提高绩效评估的时效性,重点抓好信息系统的建设,每天清算后,按照不同口径对各种业绩指标进行计算,为投资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和翔实的绩效数据。2、科学性——为了更全面、更深入的分析投资绩效,要拓宽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不仅提供常规的成本、收益和收益率等数据,还要计算风险调整后的收益、进行绩效归因分析、对管理能力进行定性分析等,引入这些指标能够更加科学地评价各部门的投资业绩。
(二)建立高效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与运行机制
为了更有效的发挥风险控制体系的作用,必须建立一个能够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组织架构和高效的运行机制。我们设计的组织架构分为三个层面。
1、公司层面
在保险公司设置独立于投资部门的风险管理部。风险管理部负责制定公司风险管理的宏观政策、重要决策和管理规范,提出指导性、方向性和原则性的风险管理意见;协调、指导公司其他部门配合投资部门进行风险管理工作;根据公司投资和风险管理的具体要求制定风险控制指引,并对投资部门的资金运作独立进行监督检查。
资金运用风险是保险公司运作风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些投资风险与保险公司的承保业务有密切的关系,如利率风险、资产负债匹配等,投资部门进行风险管理离不开公司其他业务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在公司层面设置风险管理部,一方面体现了资金委托方对资金运用风险管理的总要求,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面,是从组织结构上强化了风险管理的全局意识,加强了公司其他业务部门风险管理的责任,有利于投资部门更顺畅的开展风险管理工作。
2、部门层面
在投资部门内部设立风险控制部。按照风险管理的实际需要,设置风险预算岗、信用管理岗、内控管理岗和绩效评估岗等四个岗位,对投资风险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与评估。在投资部门内部设置专职的风险控制部,使得风险控制更加贴近于投资,有利于深入研究投资中风险的成因,体现风险控制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3、操作层面
操作层面指的是投资部门内的各业务部门,在投资过程中,贯彻风险管理的原则和指导思想,严格按照岗位职责和操作流程进行投资操作,把风险管理的流程、制度、方法融入到投资决策、资产配置、组合管理、证券选择、清算结算等各个业务环节中。操作层面的风险管理是整个运行机制中的重要环节,也是风险管理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如果风险管理的各项制度、流程、方法在操作层面得到很好的彻落实,将会化解大部分的投资风险。
总之,在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和实施风险管理中,风险管理体系的五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三个层次是相辅相成和相互融合的,例如:资产负债匹配管理体现了在投资决策层面如何控制风险,具体执行则需要公司层面和其他业务部门的配合;风险预算管理体现了如何按照委托方的风险控制指引控制总投资风险,并接受公司风险管理部的监督检查;信用管理则体现了风险控制部门如何与内部的投资业务部门相互借鉴、相互配合,共同做好投资,搞好风险控制;内控管理体系中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制度与流程,用来约束和规范业务部门的投资操作,防范操作风险,同时业务部门的新业务、新方法又促使内控管理流程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处理好投资效率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风险和收益是投资运作的永恒主题。作为理性的投资者,会在遵循保险资金运用规律的前提下,寻求风险和收益的动态平衡。任何理性的投资决策都会将风险因素考虑在内,风险已经融入到整个投资管理中。因此,从资金运用的规律来看,风险管理和投资管理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在实际工作中,应当用这种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和指导风险管理工作,处理好投资效率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在保证投资效率的同时,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一)投资运作中坚持"透明化"
所谓"透明化"是指,资金运作的各个环节如投资决策、资产配置、组合管理、证券选择、投资操作、清算结算等等,对风险控制部门是开放的,风险控制部可以参加各部门的业务工作会议,所有关于投资运作的方法、数据和流程都在风险控制部的监控之下,这就是投资运作的"透明化".坚持"透明化"运作,使得风险控制部可以"参与"但不是干预投资运作。一方面,"透明化"提高了投资效率,另一方面,"透明化"可以使风险控制部深入透彻的了解投资中的风险点和风险性质,从而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风险。
"透明化"有两个层次,一个是投资部门内部的,即各投资业务部门对风险控制部的"透明化";另一个是投资部门之外的,即对公司风险管理部的"透明化",这样有利于公司风险管理部实施独立的监督检查。
(二)风险控制要把握好"点"和"度"
所谓"点"是指风险控制的着重点,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从管理流程来看,指投资运作中关键的风险点所在,如信用交易中的合同审批和交易对手管理等,也就是说,风险控制部不必全程参与,而只是抓关键、抓重点;二是从风险类型来看,指不同类型的投资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点,如短投中的市场风险,长投中的信用风险等,也就是说,在纷繁复杂的风险中,我们不必面面俱到,而只是抓关键、抓重点。在风险控制中,抓住主要的"点",就能够大大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所谓"度"是指风险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从广度上来讲,我们总是希望风险控制能够做到事前、事中和事后全程控制,能够涵盖投资运作的各个环节。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把重点放在了事中监控和事后评估上,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来加强事中监控和事后评估。我们并不"干预"事前的决策,对事前的控制更多的是通过"透明化"来解决,通过流程、制度和规范来约束。从深度上来讲,我们总是希望能够建立更精确的数学模型,更加准确地评估风险,从理论上讲这是可行的,但在实际工作中,是没有必要的。我们需要的是能够描述风险主要特征、抓住主要风险因子且操作性强的风险模型。有了这样的风险模型,就能够满足实务操作的需要。因此,从这两个方面把握好风险控制的"度",也能够大大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加大创新力度,用创新解决风险管理面临的新问题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保险资金运用和风险管理面临很多新问题。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今年以来,市场利率逐级走低,长期债券的收益率大幅度下降,甚至已经低于长期寿险资金的运作成本,这种趋势短期内还没有改变的迹象,而保费收入却在持续增长。长期收益率的大幅度降低,不仅给寿险资金运用带来严重困难,而且给风险管理特别是资产负债匹配和利率风险管理带来了严峻挑战。如何应对新形势下投资与风险管理面临的新问题,我们认为创新和发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要强化创新意识,加大创新力度,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一)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是解决问题的当务之急
与前几年相比,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与当前市场的快速发展、与长期寿险资金运用的实际需求相比还有很大距离。目前,长期寿险资金运用迫切需要期限长、收益高、风险收益特征多元化的投资品种,如非政府信用级别的企业债券、不同发行主体的机构债券、风险收益合理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收益稳定的房地产信托基金等等,用来进行投资组合管理和负债匹配管理。另一方面,迫切需要先进的风险管理和对冲工具,如利率调期、违约互换、信用价差选择权等,用来管理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拓宽投资渠道需要不断加大创新和研究力度,同时提高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研究相关的风险管理办法,出台相关的配套法规,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所突破。
(二)加强保险产品的创新
应当加大保险产品的创新力度,突破目前的产品模式。一方面,在目前市场利率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设计出具有较强保险保障功能、能够反映市场利率变动、投资预期收益合理、投资和保障灵活可变、在市场中有较强竞争力的新产品;另一方面,产品研发部门应当加强与投资部门的相互沟通,对市场变化、利率波动和投资面临的风险要经常进行交流,在产品设计中体现风险管理的基本思想,运用创新方法提高产品本身防范各种风险的能力。
段国圣阎斌
全文7.3千字,阅读预计需要2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