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可以拒绝签订,根据法律规定,如果企业通过胁迫等方法胁迫强制员工签订的承诺书,员工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合同可以变更、撤销的情形有哪些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内容。
合同成立后,合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以与对方重新协商;在合理期限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民法典规定,可撤销合同的情形包括因欺诈、威胁、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情形而签订的合同。
1、基于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合同当事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3、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4、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合同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二、借款人能否对借款合同主张撤销权
具备可撤销的原因就可以撤销。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三、合同签订后可以撤销吗
合同签订后可以撤销。下列合同可以撤销的,一方有权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2、订立合同时明显不公平,受损方有权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一方以欺诈、胁迫或者利用他人的危险,使对方违反真实意义订立的合同,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全文801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