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最基本的义务,提供生活费用、医疗费用和护理是赡养人的关键责任。此外,赡养人还有妥善安排老年人住房、不侵占老年人产权等义务。在日常生活上,赡养人应给予年老体弱、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父母照顾和扶助,对生病的父母要悉心照顾。同时,在精神上,赡养人应给予父母慰藉,帮助他们克服孤独感。物质赡养虽然也很重要,但精神赡养也同样不可或缺。
在经济上,父母对子女的赡养是最基本的,其中提供生活费用是最为关键的。当被赡养人患病时应当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担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变产权关系或租赁关系。老年人自有的住房,赡养人有维修的义务。赡养人有义务耕种老年人承包的田地,照管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等,收益归老年人所有。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赡养人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担力不能及的劳动。赡养人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二)日常生活中的扶助。对于年老体弱、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父母给以照顾、扶助,对生病的父母应给予悉心照顾。
(三)精神上给予慰藉。父母进入老年后需要亲情的慰藉以克服孤独感。精神赡养是社会经济发达以后更为重要的赡养义务。因为物质条件会随社会经济发展而提高,国家和社会对老年人能够提供更多的物质保障,许多父母不依靠子女提供物质上的帮助,所以物质赡养会弱化。而日常生活的料理扶助也可依靠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得到解决。唯有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关心、体贴、安慰是无法从其他途径得到解决。赡养老人这一义务显得更为重要。
精神赡养
精神赡养是一种被广泛认为是家庭、社会和法定责任的法律概念。精神赡养的主要内容是对老年人进行生活上的照料、护理和关注,同时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陪伴。
从法律角度来看,精神赡养的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该法规定了老年人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隐私权、荣誉权、尊严权等。同时,该法也明确规定了老年人应当受到家庭、社会和法定责任的照顾和保护。
在实际操作中,精神赡养的具体实施需要依靠家庭、社会和法定责任的共同努力。家庭应当尽到照顾和保护老年人的责任,给予老年人适当的关爱和帮助。社会和法定责任也应当积极参与,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和支持,包括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
精神赡养是一种重要的法律概念,它关系到老年人的生存和尊严。只有当家庭、社会和法定责任共同努力,才能够让老年人得到最好的照顾和支持。
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基本义务,提供生活费用、照顾和护理、妥善安排住房等是子女应尽的责任。同时,在精神上给予慰藉、耕种承包田地、照管林木和牲畜等也是子女应尽的义务。从法律角度来看,《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精神赡养做出了规定,强调家庭、社会和法定责任共同承担赡养义务。只有当家庭、社会和法定责任共同努力,才能够让老年人得到最好的照顾和支持。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全文1.3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