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准确估计商业秘密泄露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1.商业秘密(一般为技术秘密)研制开发的成本,包括投入的时间、金钱和付出的努力等。
2.现实的优势,也就是使用商业秘密在给权利人带来的优势或利益,涉及到生产成本的降低、销售额的提高、利润率的增加等。侵犯商业秘密时权利人现实利益的丧失属于实际损失。
3.将来的优势,即权利人对将利益合理预期。在因披露而使商业秘密丧失的情况下,或者实际情况表明不宜于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情况下,将来优势损失往往是实际损失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此种损失当考虑商业秘密新颖性的程度、经济价值的大小、利用周期的长短、市场竞争的程度、市场前景的预期等。
二、商业秘密泄密的途径包括哪些
1.离职或在职员工泄密
一些掌握企业重大商业秘密的骨干员工,往往因为各种原因离开原来的企业,直接造成了原来企业的商业秘密的流失。个别企业员工因为经受不住利益的诱惑,将自己掌握的企业的商业秘密泄露给他人。
2.工(商)业间谍
越来越多的公司,甚至包括具有良好国际信誉的公司,利用工(商)业间谍非法获取竞争对手的商业秘密。
3.接待外来人员采访、参观、考察、实习中疏忽大意
采访、参观考察等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公众形象,但同时这也是商业秘密失密的重要渠道。
4.供应商与客户
即使是最讲信用的供应商,也可能是泄漏商业秘密的潜在危险源,尤其是关键环节的供应商。
5.技术著述的公开发表和演讲
很多专业人士愿意把他们最先进的研究成果告诉技术同行,这意味着在本领域的学术地位和专业威望。但是,这同时也意味着这些信息进入公共领域后,企业永远不能再对该商业秘密要求拥有所有权。
6.广告及商贸展览
通过广告或展览,对新开发的技术进行说明和描述。这种行为属于向公众披露,也就等于剥夺或损害了企业获得商业秘密保护的权利。
7.不注重废旧秘密载体的管理
除了正规的文件、资料外,商业秘密还普遍存在于废旧电脑磁盘、办公废纸以及工业垃圾等废旧载体中,这一点最易被忽略。
三、企业商业秘密被侵犯怎么维权
可以采取下列措施维权:
1.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解决。
2.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可以向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并提供商业秘密及侵权行为的有关证据。
3.向人民法院起诉。企业的商业秘密被侵犯,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要弄清人民法院的管辖范围。
4.协商解决。被侵害人可以与侵害人进行协商,要求其停止侵害并做适当赔偿,以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
全文993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