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作为犯罪的直接受害者,在刑事诉讼中应当享有相应的诉讼权利和诉讼地位,以便能够充分地表达意见,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利。在不同的刑事诉讼活动中,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也是不完全相同的,对于公诉的刑事案件被害人判决不服的有抗诉请求权;对于自诉的刑事案件被害人判决不服的有直接上诉权。
询问被害人询问被害人
是指侦查人员依照法定程序向直接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就其受害及犯罪嫌疑人的有关情况进行调查的侦查活动。
询问被害人适用询问证人的程序。但是,被害人是刑事诉讼的当事人,与其他证人的诉讼地位不同,因此询问时,既要看到他是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对象,对犯罪事实和犯罪分子的情况有更多的了解,又要考虑到他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对被害人的陈述,既要认真听取,又要注意分析是否合乎情理,有无夸大情节。对于被害人的个人隐私,应当为其保守秘密。对被害人的人身安全,应采取切实措施予以保障。
由此可见,刑事诉讼法询问证人的环节是必不可少的,除了询问证人还会询问被告人,这是为了法官可以更好的弄清楚案件的事实,以便做出公正的判决。因此证人在刑事诉讼中通常是必须要出庭的,除非经过法庭允许的极特殊情况可以通过视频等方式作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八条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且答复请求人。刑事案件判决之后受害者要是对于判决的内容觉得不服,认为判决不公平的时候,当事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进行维权。刑事案件中受害人对判决不服的时候想要进行维权但又不知道如何维权的时候,来找专业的律师帮助自己。
全文712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