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中止探视权的取证方法如下:
1、通过收集警方的处罚决定等相关证据,证明探望一方对子女有暴力、骚扰等违法犯罪行为;
2、证明探望方教唆、胁迫、引诱子女实施不良行为的;
3、通过收集医学证明证明探望一方有严重健康障碍,威胁儿童健康的,如传染病、严重精神疾病;
4、收集证据证明探望方存在严重的质量缺陷,直接威胁儿童健康或者安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离婚后孩子探视权中止的情况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其对居住父母的依赖逐渐减弱,与非居住父母之间更多或更长时间的交往成为可能,并且通过更多地接触非居住父母及其他人也更有益于子女的社会化过程。进入小学年龄段后,其认知度逐渐提高,特别是当其成长至10周岁以上时,其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增强,在探望权的行使安排上应尽量地听取其意见。
并且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当一方以探望子女为由,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子女实施以上不良行为则足以构成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要件,可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其探望的权利。当以上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消除后,非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原享有的探望权利应可恢复。对此本条第三款规定,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在当地的社会,孩子在父母离婚的时候没有成年的情况之下,是需要确定抚养权,也就是跟随哪一方一起生活,如果是跟随母亲一起生活,那么对父亲来说的话就享有探望的权益,如果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行为,可能会采取一定的措施中止探望权的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全文984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