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诽谤罪的赔偿金额并无明确定义且固定的倍数值作为参考标尺。
![](//att.110ask.com/tutuku/999/999999/1q3cv0slrwy4k.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800)
实际赔偿数额往往需依据多重因素进行综合性的权衡考量,如:诽谤行径所引发的实质性影响及危害后果;
不良信息传递覆盖的范畴与地域范围;
对受害者声誉以及精神层面所带来的创伤程度;
侵权方在事件中所展现出的过失程度;
以及侵权方从中获取的经济利益状况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六条
【赔偿经济损失与民事优先原则】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
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