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工伤待遇赔偿属于劳动争议案件,但一般情况下应先认定为工伤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后再进行仲裁,因为伤残等级是计算赔偿费用的主要依据。
一、工伤事故处理流程有什么
工伤事故处理流程:
1、工伤报告程序,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在工伤保险机构投资工伤保险的,方可办理此手续。单位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或者职业病确诊之日起15当日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交工伤报告;
2、工伤认定程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工伤事故进行调查,确定是否属于工伤程序,这是一般工伤的第一步。但是,如果用人单位书面认定为工伤,不投保工伤保险,就不能办理这个手续;
3、工伤鉴定程序,工伤鉴定是在申请工伤鉴定的员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在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后对其进行的伤残等级评定的行为;
4、协商工伤赔偿程序,工伤鉴定后,赔偿金额可以按照鉴定标准计算。单位投保工伤保险的,国家工伤保险机构应当按照标准直接发放工伤保险待遇。未投保的,应当按照标准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5、劳动仲裁程序,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不了的,可以按照劳动仲裁法律法规向当地劳动仲裁部门提起仲裁程序。
二、工伤鉴定和伤残鉴定的区别在哪
工伤鉴定和伤残等级鉴定两者有明显的区别:工伤鉴定是在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在其医疗终结或者医疗期满之后,由设区的市以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其工伤有关事宜进行鉴定的行为。依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的伤情进行鉴定,进而根据工伤鉴定的等级支付相应的工伤赔偿。伤残等级鉴定是指伤后伤残程度鉴定,依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进行。一般是用于民事侵权案件中,例如机动车交通事故纠纷、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等案件中。依据不同的伤残等级,主张相应的残疾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医疗费、误工费等。
全文738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