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比较:国内金融业超过9亿家,海外金融机构仅4000万家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外国金融机构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享受国内上市银行的特价,因此,他们可以从国内银行业赚取数百亿美元;然而,地震发生后,外国金融机构的捐款数额与它们的巨额利润相去甚远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海外金融机构从国内上市银行获得了677亿美元(按昨日汇率计算约4727亿元人民币),不包括他们投资的大量非上市商业银行。然而,汶川地震后,其捐款总额不到4000万元,不到其投资中国上市银行利润的万分之一
从每股捐款价值的角度审视国内上市金融公司的地震捐款,引起了强烈反响。根据现有信息,在中国开展业务的跨国金融巨头也为抗震救灾做出了贡献。然而,据统计分析,一向重视社会责任的外国金融巨头在四川地震捐款中显得非常尴尬据统计,在四川地震灾害捐款中,最大的外资金融机构是汇丰银行,捐款1000万元,其次是高升,捐款700万元;在国外知名金融机构中,华旗捐赠500万,恒生银行捐赠200万,瑞银捐赠100万
但是,与国内金融业的捐赠相比,国外金融机构承担的“社会责任”还不够。据最新统计,截至18日,国内银行业总供款已超过7.5亿元,保险业供款超过1.5亿元,总额超过9亿元,显著超过国外同行
特殊待遇:作为“战略投资者”享有超额投资回报
据了解,作为国内银行的战略投资者,外国金融机构享有普通投资者难以获得的超额利润
收购**集团,以工行战略投资者为例,根据工行2007年年报,**集团于2006年1月27日与工行签订了股份购买协议。根据该协议,高盛认购了工行新发行的近165亿股股份。按当时汇率计算,其股价约为1.2586元/股(发行价为3.12元/股),总投资规模为25.82亿美元
按工行H股昨日收盘价5.97港元/股计算,**集团获得工行超过4.5倍的回报,总收入超过100亿美元。然而,**集团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例子。其他外国金融机构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其中不包括投资非上市银行的利润以及在投资过程中获得的看涨期权和优先购买权等潜在价值
全文845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