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费消费模式3大陷阱
时间:2023-06-07 19:51:50 55人看过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据报道:1月14日,知名健身会所青鸟健身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通知,宣布其因股东变更,北京五家直营店自12日起暂停营业,何时恢复营业尚不确定,引起数万名会员惊慌不满。一时间,对健身等预付费消费领域潜在风险的质疑之声此起彼伏。3日后,青鸟健身宣布恢复营业,并对所有注册会员免费增加一个月会籍作为补偿,一场风波终于平稳度过,然而消费者的信心经此一波,已然大打折扣。

预付费消费是否双赢

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除青鸟外,健身行业还发生过不少诸如倒闭或发生会员人身财产损害的意外事件,暴露出健身行业的诸多弊病。有的健身会所无法达到向会员承诺的标准,导致会员财产甚至人身受到侵害;有的健身会所没有准确定位,看到其他会所以低价吸引顾客,就盲目降价,进而不得不降低服务水平。健身市场渐陷入恶性竞争的怪圈,未能形成多层次共繁荣、经营者消费者共同受益的整体局面。

健身行业已经普遍实行预付费消费模式,事实上,近年来预付费消费模式受到了经营者和消费者的青睐,各种年卡、季卡、月卡、次卡、储值卡种类繁多,除了健身行业,美容美发、教育培训、百货零售等行业预付费消费模式也被普遍采用。预付费消费模式为经营者融通了资金,锁定了客源,并通过办理会员卡的形式给消费者打了折扣,似乎是双赢的模式。但由于预付费消费的周期较长、涉及金额较大,而且经营者和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极易造成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从而产生纠纷,目前北京关于预付费消费的投诉居高不下,特别是群体性投诉时有发生。

预付费消费模式之陷阱

陷阱一:信息不公开

此次青鸟健身在宣布暂停营业前一天还在招募会员、续办会员卡,也就是说其作为经营者在与消费者订立(或者续订)合同时没有完整地披露相关信息,从而使消费者权益受损。

实际上不少机构都故意隐瞒其经营战略或人员调整,如美容美发机构不再开展美容业务,却继续向前来咨询的顾客销售高额美容卡;美容顾问即将离职或调往其他门店,却承诺担任消费者的固定美容师为其办理长期美容卡等。消费者即便可以通过将美容卡转为美发卡或接受其他美容顾问提供的服务而减少损失,但结果显然已偏离了其办卡的初衷。

陷阱二:以优惠价格掩盖服务缺陷

消费者大多希望以有限的投入获得最大收益,商家正是抓住消费者贪小便宜的心理,以首次低价或办卡优惠的方式把消费者引入店中,然后让最好的员工来提供服务,使消费者误以为该会所的服务水平普遍不错,在店家的劝诱下办理了消费卡,等到发现商家服务水平有差别时,却是办卡容易退卡难。

陷阱三:引诱办长期卡偷会员资金

各类消费卡通常都是预付金额越高、办卡期限越长,优惠越多,一些消费者为获得更多优惠,便选择办理长期会员卡。这些卡总价相对较低,但如果去的次数少单价反而更高。所以,长期卡的用卡过程非常需要毅力,现实中,能做到这一点的通常只有生活较为规律的退休人员,对于工作紧张忙碌的工薪阶层而言,长期会员卡常常成了休眠卡甚至死卡,卡内资金也就被悄悄偷走了。

预付费需要信息更透明

预付费消费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有权根据合同约定,要求经营者继续履行约定或退费,并承担相应违约责任乃至双倍赔偿,甚至由司法机关追究相关责任主体的刑事责任。但如何在消费领域将纠纷防患于未然呢?

首先,消费者应做好自己权益的维护。一是在选择服务时应仔细考察经营者的市场信誉和经营状况,借助网络等媒介核实有关情况,不轻信商家宣传。二是根据实际情况办卡,即弄清自己是否真的长期需要此类服务,对于服务期限较长的预付卡,尤其要提高警惕,避免办出休眠卡。三是要理性消费,量入为出,不为劝导或各种优惠所累,减少储值金额。四是在工作和生活区域内办理预付费模式消费,与商家建立稳定且密切的联系,尽量提早发现情况变化,或者在情况突变后迅速做出反应,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权益。五是对商家提供的服务有特殊期待时,如指定某位美容师提供固定服务时,将相关内容作为补充条款写入合同,并力争获得最大限度的损失弥补。六是对预付消费卡的使用范围、期限、功能、退款条件等细节要了解清楚,不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并保存好票据及合同,以便日后维权。

此外,相关部门对预付费消费的经营者要进行动态监管,不仅包括对经营者入市时进行必要的审核,在经营过程中对经营者的经营状况也适度监管,一旦发现不正常情况及时向消费者披露相关信息,最大程度减低消费者损失。

2010年11月,北京市工商局发布《北京市预付费消费合同核心条款》征求意见稿,该征求意见稿要求经营者对相关信息进行及时披露: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公示经营场所的租赁期限;经营者需要暂停营业的,应当提前15日以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的形式告知消费者,有效期限相应顺延;由于经营者单方变更预付费服务内容,严重影响消费者利益的,消费者有权要求按照约定的折扣率或优惠价格办理退费手续。显然,此条款正式施行后,预付费消费模式将得到有效规范。

还有法律人士呼吁在一定程度上用行政手段积极干预,甚至不排除参照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的预付费消费经营者交纳保险金制度,以避免经营风险给消费者带来损失。

全文2.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7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意外事件 最新知识
针对预付费消费模式3大陷阱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预付费消费模式3大陷阱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