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无效的情形如下:
1、取得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润转贷给借款人,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2、向其他企业借款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转贷给借款人牟利,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3、贷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仍为违法犯罪活动提供贷款;
4、违反社会公共秩序和良好习俗的;
5、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效力的强制性规定。
借款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
1、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2、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3、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4、订立合同时,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5、双方在订立合同时意思表示不真实,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6、合同的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违背公序良俗。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全文576个字,阅读预计需要2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