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管制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一、管制的定义
管制是我国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刑罚方法。它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交由专门机关管束和人民群众监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管制是我国主刑中最轻的一种刑罚方法,适用于罪行较轻、人身危险性较小,不需要关押的犯罪分子。
二、管制的内容
(一)管制的对象
管制刑的适用范围较广,除了危害国家安全的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还可适用于罪行不重的其他刑事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案件性质和情节,认为犯罪尚不够判处徒刑或者以不宜关押为宜,但又需要对其自由加以限制的,都可以判处管制。
(二)管制的期限
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但是在数罪并罚时,可以延长到3年。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
(三)管制的执行
刑法规定,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执行;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管制期满,执行机关应向本人和其所在单位或者居住地的群众宣布解除管制。
(四)管制的要求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3、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4、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5、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
三、管制的适用对象
管制是我国主刑中最轻的一种刑罚方法,适用于罪行较轻、人身危险性较小,不需要关押的犯罪分子。
管制的适用对象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罪行性质轻、危害小。我国刑法分则规定可以适用管制的犯罪主要集中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和妨害婚姻家庭罪中,这些犯罪的共同特点是罪行性质不十分严重,社会危害性较小。
(二)人身危险性较小。管制并不剥夺犯罪人的人身自由,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人身自由,所以,适用管制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是人身危险性较小者,如果犯罪的人身危险性很大,管制将难以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二节 管制 第三十九条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n(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n(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n(三)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n(四)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n(五)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n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
全文1.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