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跨区通勤职工提前返岗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算不算工伤
1、跨区通勤职工如果是公司安排的提前返岗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事故是因工作原因导致的,可以被认定为工伤。如果跨区通勤职工擅作主张,提前返岗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不可以被认定为工伤。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工伤的认定标准和程序可能存在差异,需要参考当地的法律法规。
2、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于工伤的认定标准和程序可能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工伤是指在工作岗位上或者与工作相关的过程中,因意外事故或者职业病导致的身体伤害或者健康状况的损害。对于跨区通勤职工提前返岗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是否被认定为工伤,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工作关联性:事故是否与职工在工作岗位上或者与工作相关的过程中发生,例如是否是在通勤途中、是否是提前返岗期间发生的事故。
事故性质:事故是否属于意外事故,例如是否是由于交通事故导致的身体伤害。
职工行为:职工是否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进行提前返岗,例如是否符合公司和法律规定的出差、通勤等要求。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二、工伤请律师主要有哪些好处
1、工伤律师可以帮助当事人分析案情和利弊得失,为当事人作出最适宜决策提供建设性意见,提醒当事人及时采取有效的法律手段。
2、工伤律师可以根据案情需要及时调查收集证据和固定对当事人有利的证据,这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基础。
3、工伤律师熟悉诉讼程序、证据规则和法律法规,为当事人书写法律文书,亲自出庭参加诉讼,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受工伤了怎么赔偿
受工伤后需要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共同进行赔偿。具体如下:
(1)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康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等;
(2)用人单位支付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八条
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四)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
(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七)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八)因工死亡的,其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因工死亡补助金;
(九)劳动能力鉴定费。
第三十九条
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
(一)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
(二)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三)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全文1.3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