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机关的设置原则
行政法原则是行政法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从行政法学研究起步之日开始,学者们对这一命题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行政法基本原则应当反映出植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行政法所有的性格.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归纳起来无外乎下列四种:
一是指导行政法制定,执行,遵守以及解决行政争议的基本准则,是整个行政法的理论基础,是贯穿于整个行政法的主导思想和核心观念;
二是贯穿行政法之中,指导行政法的制定和实施等活动的基本准则,它是人们对行政法规范的精神实质的概括,反映着行政法的价值和目的所在;
三是贯穿行政法律规范之中,指导行政权的获得,行使及对其监督的基本准则,也是揭示行政法基本特征并将其与其他部门法区别开来的主要标志;
四是指贯穿于行政法始终,指导行政法的制定和实施的基本准则或原理,是行政法精神实质的体现,是行政法律规范或规则存在的基础.
二、行政机关的职权
1、行政机关的职权通常由宪法和法律规定,主要分执行与管理两个方面。
2、在执行方面,中央行政机关执行代议机关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地方行政机关除执行上述法律和决定外,还要执行上级行政机关的命令和本级代议机关的决议。
3、在管理方面,中央行政机关管理全国的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行政事务,而地方行政机关则以管理内政事务为主,不管理外交事务,军事方面的管理事务也很少。
三、行政机关的特征
(1)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管理国家事务。
(2)行政机关在组织体系上实行领导--从属制。
(3)行政机关在决策体制上一般实行首长负责制。
(4)行政机关行使职能通常是主动的、经常的和不间断的。
(5)行政机关是最经常、最直接、最广泛的和个人、组织打交道。
全文689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