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了钱主动写欠条是否算诈骗,需要看债务人是否有还款的意图以及该欠条是否真实有效。
1、如果欠条真实有效的,债务人有还款意图的,不构成诈骗罪;
2、如果债务人虚拟借条,没有偿还意图的,构成诈骗罪。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犯罪分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一经得手,就构成诈骗罪既遂,即使事后主动写下欠条,但其取得被害人财物的行为仍然属于诈骗行为,所以算诈骗,如果诈骗数额较达人民币三千元至一万元的,将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一、合同不履行是诈骗吗
行为人与他人签订合同后不履行的,是不算诈骗的。但若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依托签订的合同进行诈骗的,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二、诈骗罪100万怎么判刑
诈骗数额高达100万的,其法定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具体的量刑还要结合诈骗的次数以及手段、所造成的后果而定。诈骗数额达100万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因此应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以上或无期徒刑。
一、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2、诈骗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诈骗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诈骗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二、诈骗罪的内容如下:
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做出欺骗行为,该行为使对方产生认识错误,对方基于认识错误处分财物,行为人取得财物;
2、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综上所述,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做出欺骗行为,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诈骗数额高达100万的,其法定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具体的量刑还要结合诈骗的次数以及手段、所造成的后果而定。诈骗数额达100万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因此应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以上或无期徒刑。
全文1.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