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间并购活动的开展,无疑在盘活存量资本、资源合理配置、产业结构重组、提高企业竞争力等多方面发挥出积极而有效的作用。然而,冷眼观热潮,我们也发现,一些并购正在走向歧途。
把规模经济混同经济规模,导致规模不经济
规模经济是指企业通过大量生产和销售,实现成本下降与收益递增的态势。而经济规模是指企业资产、生产能力等规模的大小,是一个总量的概念,不涉及成本收益分析。很明显,两者是不同的概念。只有成本低、收益递增的经济规模才可以称之为规模经济。企业应该从现有规模经济支撑条件出发实施并购,才有可能实现预期的规模经济目标。
国内有些企业在实施并购的过程中,混淆了两者的区别,片面追求“大规模”。认为把若干个独立的企业联合到一起,就可以形成规模经济。不分行业、不分领域,四面出击,以数量代替质量,到头来管理跟不上、资金匮乏、四面楚歌,反倒把原有的主业给拖跨了。远的如巨人集团陷入地产危机,近的如济南轻骑集团由盛及衰被外资并购,都是值得引以为戒的例子。
以资本运营代替生产经营,热衷于并购亏损企业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生产经营是资本运营的前提和基础,资本运营是生产经营的加速器,两者相辅相成。但目前有相当一些企业认为资本运营是一种企业快速发展的捷径,所以从生产经营转为资本运营,甚至舍本逐末忽视了生产经营。表现为无视或低估亏损企业存在的问题,过分强调低成本扩张,热衷于大量并购亏损企业,寄希望于迅速扩大资本量,获得超常规发展。然而空中楼阁是难以久存的!曾辉煌一时的我国火腿肠产业的开创者——春都集团就是一例,因资本运营失衡,对外大肆盲目兼并和收购亏损、停产企业,对内经营管理粗放低下,结果形成了高达6.7亿元的亏损,并欠下13亿元的巨额债务,如今其生产线已全线告停。
把并购当作障眼法术,上市公司大搞假重组
统计表明,大股东或其他关联方对上市公司进行假并购、假重组带来的非经常性损益,对上市公司的利润贡献逐年上升:上市公司1999年净利润的13.65%来自非经常性收益,2000年上升到20%,2001年中期则上升为28.41%。从2001年中期来看,深沪两市有40余家上市公司“借助”并购,扭亏为盈。目前,这种不进行实质性重组,不努力提高企业赢利能力,而是大玩“资本换手游戏”的行为,正在成为监管部门的打击重点。
重并购、轻整合,实际收益难如人愿国外众多的研究机构、咨询公司通过调查,得到一致而惊人的发现:并购案的失败率高达60%以上!其中失败的最重要原因是:并购后整合不力。国内一些企业家好大喜功,不考虑企业实际情况,一味追求组建大集团。喜欢拍板、签字时的风光、热闹,缺乏静下心来扎扎实实进行重组整合的心态,从而常常使企业集团“集而不团”、“大而不强”。政绩的考虑大于企业效益的考虑。
由于计划经济“条块分割”体系的惯性,许多政府部门一方面出于政绩方面的考虑,为了达到国有企业扭亏、不破产的目的,乱点“鸳鸯谱”,进行“拉郎配”,使优秀企业背上亏损企业上路;另一方面出于部门利益、地方财政收入的考虑,阻止优秀企业跨地区的并购、业务重组。在一些地区和领域,看得见的行政之手仍在禁锢着看不见的市场之手。简单地把外资并购认为是企业国际化捷径。
随着我国加入
WTO,巨额的外资正在以并购已有企业的形式涌入国内。这使许多国内企业眼前一亮,以为只要接受外资并购,就会搭上企业国际化的快速列车,分享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一劳永逸。殊不知,外资并购并非慈善之举,其背后是无情的国际资本和残酷的资本游戏规则,国内企业从属于外资后,“文化散了,品牌没了,市场丢了”的例子屡见不鲜。
全文1.5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