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面临侵权行为时,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例如及时拨打报警电话,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2.人们应该放心地去报警,因为报警并不会导致隐私泄露的问题。
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派出所及其工作人员有义务对所掌握的自然人的隐私以及个人信息进行严格的保密,而不得非法披露或者提供给第三方。
若因相关人员的不当行为导致公民的隐私和个人信息泄露,责任人将可能会被追究国家赔偿的民事责任,而派出所作为对应机构,同样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情况严重者甚至可能触犯刑法,构成犯罪行为。
关于隐私权的分类,具体来说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情形:
1.个人生活自由权:
这是指权利主体依照自我意志,寻求某种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或者危害小的行动方式,避免受到其他人的干扰、侵入或者操控。
2.情报保密权:
这是指涉及个人生活的各类情报资料,其中涵盖了诸如身高、体重、女性三围、病历、身体缺陷、健康状态、生活经历、财产状况、婚姻状况、家庭成员、社会关系、兴趣爱好、宗教信仰、人格特质等重要信息。
拥有此项权利的主体,有权禁止他人对这些情报资料实施非法利用。
3.个人通讯秘密权:
这是指权利主体有权要求对其个人信函、电报、电话、传真以及交谈内容进行保密,阻止他人对这些通信进行未经授权的窃听或获取。
4.个人隐私利用权:
这是指权利主体根据法律规范,有权通过自身的隐私信息来开展各种满足自身需求的活动。
举个例子,比如借助个人的生活情报资料,撰写自传、以自身为主题,提供给绘画或摄影爱好者创作所需的形象或形体等都属于这项权利的行使范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九条
国家机关、承担行政职能的法定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于履行职责过程中知悉的自然人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不得泄露或者向他人非法提供。
全文724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