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
肯*基在4月6日推出了“超值星期二”三轮秒杀活动:“64元的外带全家桶只要32元“。该活动一亮相,便引爆了全国人民的购买热情。但当人们晚上下班去肯*基店购买时,却遭到拒收。肯*基官方称,因为第一轮后就出现了后两轮的假优惠券,所以停止了另外两轮秒杀。不过,各界人士认为是肯*基“忽悠了”消费者。由此便诞生了肯*基秒杀门事件。
肯*基:已报案
昨天,肯*基发表声明称,秒杀活动通知注明肯*基只认可并接受肯*基优惠网或授权网站发布的电子优惠券。面对消费者的质疑,肯*基表示,若消费者可提供相关证明证实自己的优惠券从官方渠道获得,他们将予以承认。
据了解,肯*基在有关城市已经报警,将协助执法部门调查。其中,**分公司昨天向东直门派出所报警。警方证实此事,但未透露肯*基已何理由报案。
顾客:起诉肯*基
消费者刘先生4月6日拿着优惠券购买肯*基外带全家桶套餐时,却被告知优惠活动已经终止。事后,刘先生以合同违约为由,将肯*基告上法庭。据悉,昨日东城法院已受理起诉。
刘先生认为,其与肯*基之间形成了买卖合同关系,双方应当按照肯*基发行的优惠券所载明的条款履行合同义务,被告公司不履行义务的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故诉至法院,要求判令肯*基按优惠价格向其出售外带全家桶套餐一份。
北京工商:已介入调查此事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北京工商部门的广告管理部门已经介入此事,消费者的相关投诉已经根据辖区分派到相应的广告管理部门。
朝阳区工商局广告科一工作人员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他们对肯*基优惠券“秒杀”一事通过媒体报道有所耳闻,但是目前还未接到上面派来的相关通知,“严格说,肯*基的优惠券不属于广告宣传,属于企业对消费者的一种承诺,不过如果派给我们,我们将根据工作流程进行立案。”
专家:肯*基应该认账
“不管是什么原因,既然举办了活动、出现了经营风险,就不能以种种理由去拒绝,更不能将损失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法律专家、北京市汇-佳律师事务所律师邱*昌接受**日报采访时称,促销活动的规则由肯*基制定,就应该按照商业广告公开承诺去履行责任,否则就是违约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肯*基继续履约。
全文891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