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合同纠纷在法庭辩解,可以从合同是否有效、是否存在违约、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等情况来进行认定,对于物业纠纷的处理,可以由业主、业主委员会及物业管理公司之间协商处理,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可以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和物业管理合同的规定,自愿平等地进行磋商,进而解决管理纠纷,但涉及到矛盾纠纷起诉的,需要根据上述情况来进行辩护处理。
物业合同纠纷的特点有哪些
1、案件数量增长幅度快。
2、纠纷具有群体性,群众影响大。
由于一个物业服务区域只有一个物业服务企业,往往涉及一栋楼的业主,甚至整个小区的业主,因而规模往往很大,且矛盾激烈,群体一方自恃人多势众,给法院施加压力。因此,物业公司遇到的问题往往具有同一性质,特别是在物业费的收交、公共设施的维修以及供水、用电或采暖等方面,极易引发群体性诉讼。且由于是群体性诉讼,在审理此类纠纷时,法官需做大量的调查和调解工作,调解难度大,调解率低,很多案件要经过二审程序。
3、物业服务收费案件所占比例最大,物业企业胜诉率高
由物业服务企业作为原告提起诉讼的案由相对较为单一,
案由几乎全部为拖欠物业管理费,而由业主作为原告提起诉讼的案件则在案由上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包括物业服务企业所提供的服务不符合合同的要求而产生的违约、物业服务企业擅自增收管理费或私自占用绿地、共有区域,以及在财产、人身等方面对业主的侵权等。
相对于业主个人来讲,物业服务企业作为一个企业还是属于强势主体,其一般都有相对较为固定的专业律师来负责企业的法律业务,因此,无论是在法律知识和证据收集上,还是在诉讼经验方面,甚至是在合同中对责任的规避等方面都比业主更有优势。因此,对于物业服务合同纠纷这种新类型案件,由于其在我国产生的时间并不长,无论是审理案件的法官,还是物业服务从业人员,都还仅仅是处于不断地探索阶段,那么出现业主在诉讼中败多胜少的现象也并不奇怪。
物业与业主的纠纷呈逐年上升的态势,最重要的一点原因即在于合同中过于笼统的规定,当纠纷发生时,业主很难确定物业的具体义务,只能推定物业的义务,而这个义务是有限的,很显然对业主不利。因此,应尽量详细地在合同中约定物业服务公司的义务,细化物业服务企业的工作任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建设单位依法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以及业主委员会与业主大会依法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对业主具有约束力。业主以其并非合同当事人为由提出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全文1.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