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证实协议是在压力下达成的?
时间:2023-11-15 19:10:06 302人看过 来源:互联网

胁迫是指行为人通过违法行为给对方带来困难或威胁,而另一方在感到尴尬的基础上做出违背真实意义的行为。在胁迫下签订合同的行为中,如果一方无法证明另一方在签订协议时有胁迫的事实,即无法证明对方是在受到威胁或压力下做出行为,法院将很难确定该行为是否构成胁迫。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应该充分了解对方的真实意愿,并尽可能避免受到任何形式的威胁或压力。

构成胁迫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行为人自行实施一定的违法行为,给对方带来困难(包括损害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和财产,或威胁法人的荣誉、名誉和财产);

2.另一方在对方感到尴尬的基础上做出了违背真实意义的行为。关于在胁迫下签订合同的行为。如果一方不能证明另一方在签订协议时有胁迫的事实,即不能证明,法院很难确定。

胁迫行为如何认定?

胁迫行为是指一方通过威胁、恐吓等手段强迫另一方做出某种行为或者放弃某种权利的行为。在法律上,胁迫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因为它侵犯了受害人的自由和权利。

对于胁迫行为的认定,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威胁的方式、程度、持续时间、影响范围以及背后的原因等。同时,被胁迫人的行为和态度也会影响胁迫行为的认定。

如果威胁方式较为轻微,比如仅仅是言语威胁,且被胁迫人并未受到实际损失,则可能认定不构成胁迫行为。但如果威胁方式较为严重,比如使用暴力、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或者被胁迫人因此受到了较大的损失,则可能认定构成胁迫行为。

另外,被胁迫人的行为和态度也会影响胁迫行为的认定。如果被胁迫人表示出自愿或者同意的意思,或者没有表现出不满或者反对的态度,则可能认定被胁迫人自愿接受威胁,构成胁迫行为。但如果被胁迫人表示出反对或者不满的态度,或者采取了一系列反抗或者求助的行为,则可能认定被胁迫人并未完全被威胁,不构成胁迫行为。

胁迫行为的认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威胁方式、程度、持续时间、影响范围以及背后的原因等,同时考虑被胁迫人的行为和态度。如果被认定为胁迫行为,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总之,对于胁迫行为的认定需要全面考虑多个因素,并对被胁迫人的行为和态度进行综合评估。只有通过深入分析,才能准确判断行为是否构成胁迫,并受到法律的制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全文955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重大误解 最新知识
针对 怎样证实协议是在压力下达成的?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 怎样证实协议是在压力下达成的?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