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新竞争法
时间:2023-04-24 14:13:20 262人看过 来源:互联网

一、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新竞争法

根据我国的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不正当竞争行为有,低价出售商品,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诋毁其他经营者的信誉,虚假宣传自己的表情,伪造商标的产地等。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混淆行为行为

(一)假冒他人注册商标;

(二)与知名商品相混淆;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璜、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璜、造成和他人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三)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四)在商品上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享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的限制竞争行为

(一)限定用户或消费者只能购买和使用其附带提供的相关商品,而不得购买和使用其他经营者提供的符合技术标准的同类商品;

(二)限定用户或消费者只能购买和使用其指定的经营者生产或者经销的商品,而不得购买和使用其他经营者提供的符合技术标准的同类商品;

(三)强制用户、消费者购买其提供的不必要的商品及配件;

(四)强制用户、消费者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不必要的商品;

(五)以验验商品质量、性能等为借口,阻碍用户、消费者购买、使用其他经营者提供的符合技术标准的其他商品;

(六)对不接受其不合理条件的用户、消费者拒绝、中断或者削减供应相关商品,或者滥收费用;

(七)其他限制竞争的行为。

政府机构的限制竞争行为

(一)实施行政性强制经营活动,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

(二)实施地区封锁行为: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

商业贿赂行为

经营者为争取交易机会,暗中给予能够影响市场交易的有关人员以财物或其他好处。商业贿赂的主要形式是回扣。

虚假宣传行为

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公众知道的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份、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构成虚假广告必须达到足以引起一般公众误解的程度。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二)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三)与权利人有业务关系的单位和个人违反合同约定或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四)权利人的职工违反合同约定或者权利人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五)第三人明知或应知上述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低价倾销行为

四种不构成低价倾销行为的法定情形:

(一)销售鲜活商品;

(二)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

(三)季节性降价;

(四)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搭售或附加不合理条件行为

(一)搭售;

(二)限制转售价格;

(三)限制转售地区;

(四)限制转售客户;

(五)限制技术受让方在合同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新技术的研制开发等。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一)谎称有奖销售或对所设奖的种类、中奖概率、最高奖金额、总金额、奖品种类、数量、质量、提供方法等作虚假不实的表示;

(二)采取不正当手段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

(三)故意将设有中奖标志的商品、奖券不投放市场或不与商品、奖券同时投放;故意将带有不同奖金金额或奖品标志的商品、奖券按不同时间投放市场;

(四)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000元;

(五)利用有奖销售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六)其他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

诋毁竞争对手商业信誉行为

经营者实施的诋毁商誉行为,如通过广告、新闻发布会等形式捏造、散布虚假事实,使用户、消费者不明真相而对受到诋毁的经营者产生错误认识或怀疑心理,从而不愿或不再与之进行交易。

招标投标中的串通行为

(一)投票者串通投标的办理、共同压低报价、不进行价格竞争;

(二)招标者与投标者串通。

三、不正当竞争行为会产生哪些后果

不正当竞争行为会产生哪些后果包括假名冒牌行为的,依法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政府部门妨碍公平的行为,责令其改正、排挤其他经营者公平竞争的,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等,详细的内容请阅读下文。

不正当竞争行为会产生哪些后果

不正当竞争行为者是必须承担法律责任的。我国法律中主要规定了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三种形式。并且针对具体的不正当行为有具体的明文规定:

①假名冒牌行为的,依法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根据情形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销售伪劣商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②排挤其他经营者公平竞争的,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根据情节处以l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③政府部门妨碍公平的行为,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④采用贿赂手段推销商品,不构成犯罪的,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⑤虚假宣传行为,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而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者应知情况下代动,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没收其违法所得,并依法处以罚款。

⑥侵犯商业秘密行为,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

⑦恶意降价,低价或搭售行为,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根据情节给予其他处罚。

⑧违反规定的有奖销售行为,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⑨故意损害他人商业信誉的,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依法责令其向受害的经营者赔偿或依法给予其他处罚。

⑩恶意串通投标的,其中标为无效,并根据情节严重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全文2.3千字,阅读预计需要8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网络不正当竞争 最新知识
针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新竞争法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新竞争法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