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者因逃逸导致碰撞其他车辆,却未与人员产生直接接触,其所应承担之责任往往被裁定为全部过错。
其中原因在于逃逸作为一种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行为,理应受到严厉处罚。
在此情况下,逃逸方需承担对受损车辆的全额赔偿责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如行为人在引发交通事故之后选择逃离现场,尚未达到犯罪程度,将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予以二百元至二千元不等的罚款,并可处以十五日以下的行政拘留。
除此之外,逃逸行为亦有可能导致驾驶执照被吊销等更为严重的法律后果。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全文335个字,阅读预计需要2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