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政府依照法定程序所提供之款项并非以网络欺诈或勒索性质,那么此举便不属于敲诈勒索之范畴。
然而,若对被害人身心施加威势和强制性措施索要公共财富或私人财产,则属敲诈勒索罪名。
举例来说,若是政府依照规范依法发放的补贴、救济金等款项,接收者通过合法途径获取,则不涉及任何犯罪问题。
然而,如果有人通过威胁、恐吓等非法手段逼迫政府支付款项,那么这种行为便有可能触犯敲诈勒索罪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全文325个字,阅读预计需要2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